吃药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把药拿在手里,花花绿绿,甚是好看。可是,药品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Ewa Urban © Pixabay


着色,区别药品


许多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同的颜色有助于患者区分不同药品,避免漏服或误服。 

美观,减少儿童服药畏惧感


药片、胶囊颜色多种多样,可以降低儿童服药的畏惧感,增加药物对儿童的吸引力,增加用药的依从性。
有利也有弊,生活中要注意将药品放到儿童够不到地方,防止当糖果误服。 

变色,提示变质


根据药品颜色的改变,也有助于判断药物是否过期。比如鲜艳颜色变淡或变色,有可能提示药物变质,此时应停止使用。

遮光,避免变质


有些药物含有对光敏感的活性成分,例如环丙沙星,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如果不避光保存,有效成分遇光反应,降低药效。药片上糖衣和胶囊中壳加入着色剂,可以起到遮光作用,从而避免药品变质。 


你知道么?虽然《中国药典》未对糖衣颜色加以规定,但是大多是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药片的不同颜色初步判断药物作用部位。


白色:多表示作用于肺部的药物。

蓝色:多表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如谷维素片。

红色:多表示作用于心脏的药物,如硝苯地平等。

黄色:多表示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及中药片剂,如盐酸小檗碱等。


您也不必担心药片上的色素对身体有影响。药品常用的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只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试验,证明对人体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才能被批准为药剂上色用料,一般对身体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