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联体建设为切入点,推动传染病医院转型发展


江西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刘春文  341000


摘 要: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级诊疗、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已经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旋律。通过建立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进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是今后医改的重点之一。作为赣州市城西片区唯一一家三级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区域内的8家基层卫生院合作,开展了城西医联体模式的探索。本文介绍了该院以打造赣州城西医联体为切入点,从各成员单位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拓展医联体维度,促进分级诊疗模式形成,进而提升医疗资源有效利用,让群众能够享受更优质、便捷、连续、经济的医疗服务,同时,扩大病源,提升知名度,促进医院转型发展。

关键词:医联体  传染病医院  区域医疗  共赢

        

        1.传染病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主题问题

        1.1病源少,业务日益萎缩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卫生条件、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手段的增多,传统传染病如结核病、肝炎等发病率有所下降,总体呈减少趋势。在归口管理不尽规范的情况下,一些综合医院也设立了传染科收治传染病人;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民营医院、诊所通过竞争手段吸引截留了部分患者,加上人们对传染病的畏惧心理,病人极少到传染病医院首诊。同时,近几年来传染病医院陆续都迁出中心城区,虽然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服务人群分散,交通的不便等,都加剧了病源的分流。病源的减少,动摇了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

        1.2 专科的业务特点限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治疗措施方面,绝大部分传染病医院以内科治疗为主,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医院。近年来,国家为缓解看病贵问题,多次采取降低药价政策,尤其是新医改中指出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以药养医格局,对于以内科用药为主的传染病医院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传染病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专业水平提高较慢,且专业风险高压力大,待遇相对低。各种原因导致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人才流失大,严重影响传染病医院的自身发展。

        1.3 缺乏综合实力支撑,难以应对新发传染病

        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环境的变化、病原体的变异等,导致一些新的传染病暴发和流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30多种新发传染病,以SARS和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发病急、流行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诊疗难度高,要求传染病医院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传染病学科,还要有相关的综合学科做为技术支撑,要建立具有一定实力的综合医疗平台,如禽流感需要呼吸学科支持,手足口病需要儿科支持。目前,除少数发展综合学科较早的传染病医院外,大部分学科设置还是相对单一。相关学科和二级学科建设不足,远不能适应传染病防治的要求,缺乏独立承担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医疗救治能力。

        2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实践医联体模式的可行性

        2.1医院概况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副县级非营利性三级公立医院,同时也是赣州市肝病医院、赣州市肺科医院、赣州市传染病医院,是以肝病、肺病、职业病、传染病治疗为特色的品牌专科医院,是赣州市首批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始建于1955年,经过60年的发展,成为了一所医教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传染病医疗救治等任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医院。医院拥有赣州市肝病、肺病重点专科及PCR、艾滋病等重点专科实验室,省市共建学科1个,市级医学领先学科2个,设有赣州市肝病研究所和赣州市呼吸病防治研究所。

        医院分为南院和北院,占地138亩,医院开放床位600张,现有职工400余名,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50余名。开设了肝病科、结核科、呼吸科、感染科、胸外科、肝胆外科、创伤外科、介入科、ICU、急诊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哮喘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药械科、体检科等辅助科室。设有肝病、肺病和结核病治疗中心,并成立了人工肝、内镜和介入治疗中心。

        2.2设备与技术优势

        大中型医疗设备有GE磁共振(MRI)、飞利浦16排和双排CT、大型C臂机(DSA)、日本旭化成全自动人工肝支持系统、西门子移动DR、柯达固定DR、分子探针生物芯片基因检测设备、高强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GE LOGIQ E9彩色超声系统、史塞克1188HD电子胸腹腔镜、日本奥林巴斯260电子胃镜、电子支气管镜、费森尤斯血滤机、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ABI7500型荧光定量PCR仪、耶格肺功能仪、低温等离子治疗系统高频手术治疗仪、重症监护所需的各种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现开展的实验室检查有肝纤维化、肿瘤标记物、肝炎分型、结核、乙肝等各类病毒DNA检测、结核基因芯片技术、快速结核菌培养、药敏检测、结核抗体检测、甲乙型流感检测、过敏源检测及脱敏治疗、艾滋病检测等医学检查及检测项目。

        开展特色诊疗项目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和肝衰竭、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电子纤支镜支架置入术、电子胃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CT引导下纵隔内肿块穿剌活检术、微创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CT引导下经皮肺大泡固化术、超声刀治疗肝肿瘤技术、肿瘤微波消融术、改良Seldinger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复治结核病介入治疗、肝脏及肺部肿瘤治疗、无痛电子气管镜/胃镜检查等。

        2.3战略引领医院转型

        实现从专科医院到专科型综合医院的成功转型,制定切合实际、方向明确的发展规划非常必要。根据规划目标,统一思想,调整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该院围绕一个核心,即“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为核心”,实施“一个目标、二个重点、三个提高、四个加强、五型医院创建”发展战略,即以把医院打造成为赣粤闽湘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科型综合医院为目标,以肝病、肺病学科建设为重点,通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德医风水平,加强品牌学科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人文型、创新型、生态型、质量型医院的五院。

        随着新院区的投入使用和实施“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战略,我院高度重视发展的连贯性,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从战略层面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为实现战略目标,医院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如大力支持学科建设和重点专科创建;严抓科研质量,促进成果转化;在培养、引进和重用人才上做好文章;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品质等。从今年起,结合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评审工作,以推进城西医联体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医院由传染病医院逐渐转型为以肝病、肺病、职业病、传染病治疗为特色的专型型综合医院。

        2.4政策支持与区域环境分析

        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提出鼓励医联体形式,要求以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

        赣州市城西片区常住人口30多万,该片区缺少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医疗中心。位于水西的赣州五院为辖区内唯一一家三级公立医院,开放床位600张,可以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上的优势,为这个区域内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成为这个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

        医联体模式的具体实践

        3.1 明确目标,健全组织,建立合作互动平台

        3.1.1 深入调研定目标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医院组织人员深入到区域内所辖一小时生活圈内的8基层卫生院进行沟通和细致的调研,与他们达成一致的合作目标,即建立城西医联体,由赣州五院组织技术力量对卫生院开展医院管理、技术帮扶、教学查房、双向转诊、专家坐诊等,让更多的患者看病更方便、更省心,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一院多区的医疗格局,让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最终实现政府、医院、社区、居民四赢良好局面。

        3.1.2 健全组织重对接

        医院成立由院领导为组长、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5个工作组。医联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服务部,由发展服务部负责此项工作的推进,包括与基层卫生院的联络、医师下基层帮扶的排班、巡回讲座的安排对接,统计工作量、征求意见建议、协调转诊会诊、召开座谈会、各类活动的通知等事宜。

        3.2 制定方案,发动宣传,营造合作工作环境

        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城西医联体合作协议,确定对口合作的核心内容和保障措施。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支援活动、专诊门诊及教学查房、实施双向转诊、疑难危重病人会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医院管理咨询及指导、义诊及健康教育讲座、检查绿色通道等。保障措施主要有:开辟绿色通道和窗口、提供优质服务和举措、严格有关规定和制度、严肃职业纪律和要求等全面保障合作工作的开展。

        为了使双方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性,均召开了动员大会,使每位职工了解此项工作的意义,掌握工作要求,在内部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确保有效实施。同时,赣州五院所有大型活动,包括全员培训、外请专家管理讲座、文艺晚会等活动,均邀请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同参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成员单位的职工把赣州五院当作自己的单位,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3.3  建立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合作运行机制

        建立了一套工作制度。制订双向转诊制度、基层巡讲制度、会诊制度、业务培训制度、首诊负责制度、随访制度等,使各项合格内容能走上良性运行轨道,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危急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赣州五院治疗。

        开设检验检查直通车。在基层医疗单位不能进行的检查、化验,如:核磁共振(MR)、CT、病理和一些特殊检验项目等,开通检查绿色通道,可以直接到赣州五院进行检查。

        派出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医院直接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定期组织专家到基层坐诊,进行手术指导、专题讲座、查房、义诊等服务,帮扶基层推广2项目以上农村卫生适宜技术。

        根据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需要,随时、定期或不定期派遣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和护士长为他们提供三级医师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危急重症抢救、医疗护理查房等服务,指导其开展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中医中药和急救技术服务,并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规范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帮助基层医疗单位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卫生院医技人员进行传帮带;免费接受卫生院医技人员进修培训。

        帮助基层医疗单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规范,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卫生院管理水平。

        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同步参加赣州五院组织的各种全员培训和学术会议。每年选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中期进修或培训,免收进修培训等费用。

        4 思考

        4.1 患者是最大受益对象

        医联体的终极目标,就是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城西医联体成立后,联合体内的成员单位之间在业务、人才、技术、管理、信息、设备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受益者还是患者。一方面赣州五院的医生轮流下基层医院坐诊,开展医疗技术的经验扶贫,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同时,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到赣州五院坐诊,从中得到较好的锻炼提高,提升了他们的医疗救治能力;另一方面,在基层医院就可以解决就诊难题的患者,先在基层就诊,解决不了可随时方便地转到赣州五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康复阶段回到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少花钱又能看好病。

        4.2 医院向专科型综合医院转型

        建立医联体,对于市级传染病医院来说是品牌拓展的良好路径,也是提升医院综合医疗救治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赣州市水西的连片开发,带动了水西片区的快速发展,居民数量也在迅猛增加。赣州市卫生区域发展规划将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水西片区专科性的综合医院进行建设。医联体建成后,使医院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范围扩大,为传染病医院服务品牌、质量品牌、文化品牌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

        疑难重症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经过医院救治,处于康复转归阶段的病人又可以转回基层。双向转诊动起来,相当于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循环流动,患者在哪里我们的优质资源就流动到哪里。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得到了锤炼和提升,使病人受益的同时,也树立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品牌。

        4.3 但求所在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不求所有,让医疗资源在流动中发挥最大效用。赣州市城西片缺少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医疗中心,位于水西的市五院可以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上的优势,为这个区域内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成为这个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作为城西片唯一的一家三级医院,在医联体的驱动下,可以把医院建设成为一家专科型的综合医院。继续保持在肝病、肺病、职业病、传染病的学科优势,做大做强,靠大联强,做到强专科、精专业。围绕重点学科,完善相关支持学科的建设。

        4.4 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

        这是当初政府组建医联体的初衷。传染病医院推进医联体工作,把基层医疗单位和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串联起来,将医疗技术辐射到基层医疗机构,从而提升医疗效果,让更多的患者看病更方便、更省心,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一院多区的医疗格局,让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

        4.5 让医联体从松散型紧密型转变

        自医联体备受关注以来,许多地方都在尝试,大多采取的是一种以医疗技术为纽带的松散型的医联体模式,与区域内下属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上的合作,在财务、人力、管理、文化等方面各自独立,模式运行比较简单,组织形式松散,没有触及互相之间的根本利益,也很难形成紧密关联的相关体,极有可能导致沟通效率低,协调难度大等问题。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建立的城西医联体,是一种紧密型的医联体,不仅是医疗技术上的合作,也有管理上的相互渗透,更有文化上的认同感,互相促进,实现了医联体成员和服务对象的共羸。这样,使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益趋于一致,就能更好地从区域范围内做好病人的整体健康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