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医务界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医患关系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复杂,也最直接决定医学发展走向的问题。近年来,伤医杀医暴力事件频发,已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医患关系因何而紧张,是国家政策失误使然?是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缺失?还是国人缺乏法制观念?而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才能适合中国国情?维护良好的行医与就医环境,我们医务人员需要做些什么?
今年是我从事临床工作的第三十一个年头,从当年一名稚嫩,缺乏经验的小医生,经过在临床30年的摔打,已成为了一名面对较复杂的临床情况,能比较从容面对和处置的老医生。回顾30年的行医历程,目前的医疗环境常常会引发我的反思,在和病人相处过程中,这些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84年我从医学院毕业,本来盼望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但因为医院放射科缺医生,把我分配到了放射科。眼看拿着听诊器面对面给患者看病的理想就要实现的时候,一盆冷水给我浇了回去。但即使这样我还是不死心,想当初进医学院虽不是第一理想,但后来进了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亲自为患者看病的医生就是我奋斗的目标。虽然那时在放射科,但我每天却过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日子。白天躯体在放射科上班,晚上回家用脑子苦记内科学知识。2年后,终于成为了一名内科住院医。我非常珍惜这个失而复得的机会,每天认真接诊患者,陪患者做检查,没事的时候跟患者聊聊天。记得那时除了写病历,基本就是泡在病房里与病人在一起,抓紧一切时间,把缺失的两年临床工作补回来。有时还有时间,就帮着那些没家属的患者打打饭。虽然那时临床经验还不多,但发现患者对我的医疗工作还挺满意,经常有患者找我咨询他们的病情。当时在临床看病也没有老医生跟我们强调什么叫医患沟通,当然在医学院上学的时候也没有沟通这门课。但我只是本能的觉得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就是应该与患者打成一片,对患者要有爱心,了解他们的病痛,倾听他们的主诉,观察他们的治疗反应,解决他们在医院遇到的困难。渐渐地看的患者多了,学到的临床体征也就多了,临床经验也丰富了一些,跟患者的交流也更加随意、自然了。虽然那时年纪才30岁左右,但患者已经把我当成“老大夫”了。
近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种类繁多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的取代了医生手中的听诊器、叩诊锤和手电筒。医生们每天读着医疗精密仪器给他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患者的检查数据,紧张而忙碌的为患者制定着各种缜密的治疗计划和手术安排。医务工作者从每天进入医院开始到离开医院,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忙碌着,甚至没有时间上卫生间,错过吃饭也是很常见的事。他们的工作强度与我30年前来医院时相比,工作负荷更大。有人这样形容医生: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比骡子累,比蚂蚁忙。但这样一来使得我们跟患者之间面对面坐下来交流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人文科学。记得美国医学大师特鲁多曾经讲过,作为一名医生的工作应该是这样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怀,这才是医学的本质。而我们现在总是过分强调治愈,帮助和关怀就做得非常不够。许多患者来医院看病,虽然疾病治愈了,可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就医体验,甚至说是一种冷漠的、痛苦的就医体验,所以好多患者即便疾病得到治愈也会心存不满,更遑论没能得到治愈的患者了。医务人员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过程,是医学措施获得最大成功的基础。这些年的从医体会发现,许多患者和家属是不太在意他们在整个就医过程中医生给我用了什么药或给我选择了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因为这些对大多数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显得太“专业”了。他们最在意的是,他的主管医生是否能经常来到他的病床旁,跟他聊一下他的病情,让他谈一下自己治疗前后的感受,给他一些合理的劝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懂得一个人一旦患上了任何一种躯体病后,他的心态马上或慢慢都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患病后的病人开始关注自己,希望医务人员对自己的疾病重视,对医务人员有过分依赖倾向。同时无论大病、小病、急病、慢性病,希望能见到最好的大夫、得到最好的医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治愈。所以医生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下病房,亲自看病人。那种因为忙,长时间不看病人的医生,是被病人所不认可的。我有一个老患者在急诊留观,经过治疗病情比较稳定了,但每天都希望我去看他一眼,说上几句话。他觉得这样心情和身体状况就好,要是因为我在外面开会没有来医院,等再见着他时,他就会像一个考勤员似的说,赵大夫您星期几星期几没来医院。可见病人对医生的依赖性有多大,在患病的病人面前,医生就是神。
一旦医生得到了患者的信任,你的一举一动,包括一言一行都会给患者的心情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一切来源的基础,就是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