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1月28日是非常普通的一天,北京轻度雾霾,白天大部分时间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上。
一早去了回龙观院区的急诊参加交班、查房,然后去ICU看一位几天前收到那里的重病人。2点回新街口院区急诊,迎接卫计委李斌主任来慰问急诊一线医护人员。4点再次回到回龙观院区的急诊参加一月一次的急诊科会。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忙碌中流走了。虽然人们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中轮回,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把今天这个日子记住,其中就包括我。60年前的今天北京又有了一家新医院,名字叫积水潭医院。后来我的命运,我的事业与这家新成立的医院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在积水潭医院60岁生日的时候,聊一聊我与它走过的三十年。三十年的光阴,在宇宙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转瞬即逝。但三十年对于一个个体生命来讲,已占据了他的生命近一半的时间。回想刚从北医毕业时的情景,24岁的我,当时还是那样年轻,那样青涩。穿上白衣,拿起听诊器的那一刻,连自己都怀疑你是医生吗?你会给病人看病吗?你能肩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吗?
走上学医这条路纯属偶然,当初受报告文学作家徐迟写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的影响,十几岁的孩子不知从哪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立志想成为中国第二个陈景润,从此开始拼命的学数学。托人找到了一套文革之前的数学课本自学,在当时还不兴请家教的年代,母亲帮我找了她的单位一位在上学时,是数学高材生的叔叔,每周给我补习数学。到了高考的时候,演算的各类数学试题的本子,已经有了一米多高。想当科学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需要后天的努力,也需要先天的悟性,世界上只有一个陈景润,到现在第二个陈景润也还没有出现。高考的数学成绩,彻底浇灭了我很幼稚的理想。
年纪只有18岁的我,开始了人生在专业上的第二次选择,当年的高考成绩让我走进了学医这条路。数学家当不成了,听家里人讲,当一名受人尊敬的临床大夫也不错。入北医的第一天,就开始了拼命苦读。不管是在教室,宿舍或卫生间,都是捧着书在读在背,从来不敢看一本与医学无关的课外读物。有时看到同学们轻松读书的样子,真是又羡慕又嫉妒。虽然苦读,但这次命运仍然没有光顾我,理论课的学习排在班里较后的位置。自己只能安慰自己:你的能量已经在中学用完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正弦波,有波峰,有波谷,哪能什么时候都是你拔尖呀。有时要感恩昨天的风和雨,感恩曾经的坎坷和磨难,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成熟,让我们体验到最真切的成长过程。
我的实习医院是积水潭,在校本部结束了2年多的理论课学习后,就来到了这家位于后海风景区,在清朝贝勒府原址建立的一座花园式医院。这又是一次命运的安排,小时候我家住北京站附近,在我记事以后,看任何病都是在家附近的医院,家人带我去过东城区儿童医院,同仁医院和协和医院。但不知为什么,当初母亲把我出生的医院选在了积水潭。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眼看到的环境就是积水潭医院,看到的人就是积水潭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当然景和人在那么幼小的年龄肯定是没有记住。在定实习医院的时候还有段小故事,在校本部上理论课时,负责我们的辅导员是带人民医院实习的李老师。按以往的规矩是,我们的实习医院应该跟着李老师走,去人民医院。但我们是3班,按上一届的规矩是,3班来积水潭医院实习,4班去人民医院实习,最后我们的实习医院就定在了积水潭。是巧合是命运的安排让我真的很难说了,可能是老天希望我今后能在积水谭医院工作,以报答医院对我的生育之恩。
还好,虽然我不具备数学家的头脑,但我这个人并不缺少情感,个人素养也不是太低,关键是具备了一位临床医生所应有的爱心。2年多的临床实习,与带教老师一起值班,一起管病人。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聊病情,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素尽量少回家,这样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待在医院里。虽然那时还是一名小实习医生,但并不招带教老师和病人的嫌弃,有时还有病人愿意与我说说心里话。2年多的临床实习,也渐渐的让我有了一些做临床医生的感觉了。特别是带教老师的鼓励,病人的信任,也增强了我今后做临床医生的信心。
人的命运真是不可琢磨,有的时候你觉得能把握住它,有的时候又无能为力,只有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面对命运给你带来反复无常的挑战。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积水潭医院,那一刻,让我兴奋不已。要知道,当时留积水潭医院就意味着留校。同时医院科室门类齐全,重点学科突出,各临床科室都有叫得响的领军人物,人员梯队也合理。年轻医生中,师哥师姐占了大多数,加上好的地理位置,来积水潭医院是我们这些毕业生梦寐以求的选择。但紧接着再分配临床科室时,我被分到了放射科。一盆凉水从头浇到了脚,当临床医生的梦想一下子就成为了泡影。失望、郁闷、痛苦、彷徨,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考研究生,出国都尝试了,但都是无功而返。2年的守望,2年的执着,自己还是挺过来了,最后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内科临床医生。
机会对别人可能是触手可得,但对于我一定要倍加珍惜。2年放射科的工作,并不见得是时间的浪费,可临床工作使我比同年毕业的同事晚了2年,临床经验是靠时间来积累的,所以我要抓紧时间迎头赶上。做科学家,我的悟性确实差了很多,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的悟性,我自认为还是有的,加上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使我很快就熟悉了临床工作流程。我对每一位患者都上心管理,用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与每位患者进行沟通,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帮病人之所急。时间不久,在病人的眼里,我这位临床工作时间不是很长的小大夫,俨然已经是他们信得过的“老大夫”了。
98年医院接受了市卫生局对西藏那曲人民医院的援藏任务,由于院领导和所在科室领导对自己工作的信任,使自己有幸成为医院三名援藏队员的一名。高原缺氧对身体的磨练,生活环境艰苦对意志品质的锻炼,使自己的人生经受了一次洗礼。看到藏区医护人员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坚守,使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援藏期间,在克服海拔4500米带来的头痛、失眠、活动后气促等高原反应的情况下,尽其所能为当地医务人员授课、查房,帮助新建的监护病房的医生、护士熟悉仪器设备。返京后,还为当地的医生、护士寄去了专业书籍、心电图图谱、心电图手册和测量心电图的分规。一个小医生,在积水潭医院这个大熔炉中,在一步步成熟,在一步步成长。这种成熟,这种成长,不仅仅是医术上的,还有思想上的,心灵上的。人生,往往不在于最终的理想有多么远,而在于看清楚起点,在于能不能脚踏实地去对待。
随着医院的规模逐渐增大,为了满足更多病人就医,更好的突出积水潭医院的特色,2002年6月,院领导派我和外科一位医生一起组建积水潭医院急诊科。改建了急诊楼,增建了6间急诊手术室,其中有3间万级层流手术室,投入了先进的抢救设备和监护设备,结束了10年来医院没有独立急诊科的历史。医院急诊手术量达到了每年万人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我也从一名普通专科医生成为了一名急诊医生,同时也开始学习作科室的管理工作。急诊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是所有急性病患者就诊的第一站,是医院的一个窗口。急诊科的管理质量和医疗质量反应了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所以给科室的管理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科室管理工作,经验几乎为零。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采取了走出去的原则,到北京市大的急诊科请教学习,从规章制度,人员排班、科室文化和技能培训等一一学习。回到科室后,将其精华部分与我们自身的特色融合在一起,提倡宽松式的人性化管理,注意每位职工的工作细节,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把部分职工送到其他医院交流学习,参加医院之间的学术研讨会。经过几年的摔打,科室在慢慢走向成熟,我也渐渐熟悉了科室管理者的角色。
2003年4月非典不期而遇,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了生与死的考验。起初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意识比较淡漠,所以没有料到非典的来势汹汹,直到有一天一位非典患者死去,他的家人又有多位被传染上了,才感到疾病的严重性。院领导把我抽到了发热门诊做负责工作,当时综合医院很少有呼吸道传染病防范意识,建制也不符合传染病的接收标准。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惜一切代价对现有的干部门诊进行改造,尽量让改造后的门诊其就诊环境符合接收传染病条件的发热门诊。门诊的改造,临时厕所的搭建都是一夜而成,这种工程速度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时的积水潭人在非常时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但望着改造完的发热门诊,仍然对它能否防得住非典没有一点把握。手下的医务人员也像我一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存在着恐惧、紧张和心中无底的感觉,我会被感染吗?感染后我会死吗?当时的场景使我想起了前南斯拉夫电影《卡桑德拉大桥》,它描写了当时有一辆列车发现有旅客得了鼠疫,为了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当局政府决定将这列火车炸掉。会不会发热门诊就是这列火车?让我们与它共存亡呢?以前从来没有想到医生工作时,会有死亡的可能,但在非典最紧张的时候,死亡这个词经常在我的脑海里缠绕。可作为这个小团队的负责人,在面对大家时,还需保持镇静,不能流露出任何畏惧情绪。时过境迁,非典这一仗我们打赢了。是国家的胜利,全体人民的胜利,以及全体医护的无畏和坚守,自己也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是踩着无数的失败和痛苦走过来的。失败或许存在偶然的因素,但每一个成功都绝非偶然。没有走过充满坎坷和曲折的成功之路,就没法体会成功的来之不易。
2014年11月16日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的急诊开业了,回想起当初02年建科的时候,除了护士,我们只有两位主任,手底下没有一位急诊医生。所以当年院外专家来我们急诊科检查工作时说:你们急诊科就是两个光杆司令加上一些护士,所以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的急诊科。没有队伍,如何谈急诊科建设。经过10几年的摸爬滚打,随着医院整体投入的增加,我们这个小科室,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医生近30人,护士100余人,总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人以上的科室。科室的业务能力、教学工作和科研水平,使我们跻身到全市16家急诊培训基地。30年来在积水潭医院这个大环境下,在几届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在各位老前辈们的扶持下,在科室同仁们的配合下,我从一名青涩,自认为命运坎坷的小医生,逐渐成为了一名被全市急诊同仁认可的急诊专业人员,同时也积累了10余年的科室管理经验。感谢磨难给予我坚强,感谢挫折给予我勇气。一帆风顺的人生不会精彩,把压力当作生命中最为本质的那部分内容,而不是当作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就不会在重压下颓废、迟钝。
生活就是这样,有痛苦也有欢乐。但痛苦多于欢乐,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人什么都可以失去,唯有对生活的信念和勇气不能失去。做人要善良,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美德。善良,是做好医生的基础。有善良,内心才能平静如水。55年前上天让我在积水潭医院出生,从那一天起,我有了生命。有了生命,使我有机会体验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这种体验,锻炼了我的意志,也给了我自信。世界始终是公平的,我们能得到多少,取决于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少,所以我要用对工作的爱来报答给我生命的人。
2016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