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情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临床许多疾病都与不好的心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像血压的突然升高,心脏急性的缺血,胃溃疡病的加重和哮喘的发作等。


        不好的心情可以表现多种多样,如着急、生气、情绪低落、抱怨等。其中着急、生气和情绪低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时候是不受人的主观控制的,实际它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像摔了一跤人们会感觉疼痛,亲人离世人们会感觉悲伤一样。而抱怨所带来的心情不好,却是人们可以把控的。前几天看了一位女病人,80多岁,心脏不太好,有糖尿病,其他生理指标都还平稳。经过治疗,心脏的情况也趋于好转。这位病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抱怨。抱怨女儿不孝顺,抱怨保姆不让自己多吃,抱怨护士扎针太疼,抱怨医生对她不够上心。症状重时,没有力气抱怨。病情稍微好一些,就开始不停的抱怨,一直抱怨到病情又反复。来来回回的抱怨,导致住了两个多月的院,至今还回不了家。由于爱抱怨,子女也烦了;保姆也不想干了;护士扎针的时候都提着心;医生查房的时候小心又谨慎。


        抱怨是自己主观对于外界的不满意,引发心情的不佳,从而说出的语言。有时也把抱怨称为发牢骚。在汉语中,抱怨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抱和怨。抱怨就是拥抱你自己的怨气。抱怨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彼此的问题上,而不是最初让我们相互吸引的优点上。所以抱怨能够扭曲、减弱,甚至摧毁一段本应该带给我们幸福快乐的时光。因为抱怨我们失去了人缘、失去了动力、失去了自信。抱怨是分级别的,有的抱怨无关痛痒,特别是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抱怨,像看到别人家的装修风格与自己喜欢的不一致,看的春晚小品不是自己欣赏的演员,这样的抱怨一般对心情影响不大,只是说说而已。有的抱怨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些关系,如在公交车上没有占到座位,看现场直播没有买到最好的位置的票,但由于是自己造成的结果,只能做一些哑巴吃黄连的抱怨。有的抱怨跟抱怨者受教育程度、有无涵养密切相关。本来是一种不可抗力导致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的事情,涵养者可以心态平和、客观面对。而抱怨者可由抱怨引发情绪的失衡,进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做出过火的事情。如,由于天气原因导致飞机或火车的延误;外出旅游对食宿景点安排的不满意等。有的抱怨是没有理由的,对损坏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抱怨,对有利益于自己的好事还抱怨。抱怨者每天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的抱怨。如涨工资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升迁没有自己想象的高和快,找到的职业没有自己设计的美满。这种抱怨已快接近心理失衡的边缘了,日子久了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级别最高的抱怨是病理状态下的抱怨,抱怨者看自身之外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满意的,是顺乎自己心意的。像我之前看的那个病人,实际就是一种病态的抱怨了。抱怨者也很痛苦,一睁开眼,一看到人,抱怨就开始。既体会不到来自人间的温情,也感受不到来自大自然的美。这类抱怨者往往需要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抱怨如同传染病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合适的条件存在,会愈演愈烈。一个人的抱怨会引来多个人的参战,也就是火上加油;起初语调平和的抱怨会导致群情激奋、慷慨激昂;一个看似很小的抱怨,会引发不可协调的矛盾出现。抱怨可以使心情不快,高级别的抱怨还可以引发血压高、心率增快、心绞痛、胃疼、失眠,甚至心理失衡。抱怨是心情不快的导火索,是许多疾病发作的诱因。抱怨这个词是一个不被大家喜欢的贬义词。我们都不愿意被人形容为一个跟怨妇似的人,因为它既是一个弱者,又是一个无能耐的代名词。可是现实生活中,似乎每个人不经培训,都先天掌握了抱怨的要领,许多人有意无意地都加入到了爱发牢骚的人群中,抱怨这抱怨那。久而久之就会使生活涣散,工作无进取心,周围没有朋友,身上找不到正能量。最后的结果就是精神萎靡,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少抱怨,不抱怨,可以使心静如水,心情愉悦。不参与抱怨,不附和抱怨,是大智慧的表现。一个人要做到一生不着急、不生气、不情绪低落是很难的。但要做到不抱怨、少抱怨,我看是可行的。没有任何人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既然是不请自来,就不要觉得谁欠谁的。这个世界没有谁,地球都会转。多了谁,地球也不会嫌弃。斯提芬·霍金曾经说过:对自己的残疾耿耿于怀无异于浪费时间。我们总得继续生活下去,而我做得还不错。如果你总是生气,抱怨,别人才没空搭理你呢。唯有带着阳光的心情,敞开心胸,摒弃浮躁,克服私心,客观面对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抱怨。请大家记住,心情不好会生病,抱怨多了不会有好心情。抱怨是心灵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