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在家读了吉姆·柯林斯写的《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与团队管理有关的书,平时对涉及管理方面的书兴趣不是太大,读的也很少,偶然看到神经内科专家王拥军写的有关医生的级别时,谈到了《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使我有兴趣找到了这本书。
从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开始看起,一直到第九章《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结束,这本书没有令我感觉枯燥和失望,用很短的时间饶有兴趣地把它读完。世间不是任何人、任何团队都能做到优秀,甚至达到卓越。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老师会用优、良、中、差来评定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优就是不错的学生了,如果表现的再好,老师会在优后面再写上一个加号,我们把它叫优加,但几乎没有听到老师会用卓越来评定一位学生的表现。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个职业对从业者要求很高。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生病的人,理所当然医务工作者也就成为了生命的保护神。但好多时候医生是看得了病,救不了命;还有好多时候医生用这个药是对的,过了一些时候发现这个药的副作用太大,再用这个药就不对了;以前觉得通过循证医学得到的结论都是好的,现在发现循证医学也存在许多偏面的地方。所以即使医生再努力,面对医学那些无厘头的困惑,往往使医生在从医的道路上如履破冰,即使被同行和病人认为很好的医生,都有出错和犯错的时候。因此对于医学这个职业,做到优秀难,做到卓越更难。卓越意味着完美无缺,意味着事业的顶峰。
达不到卓越,并不影响我欣赏卓越。就像我没有一个好的歌喉,并不能拒绝我听世上最美丽动听的歌曲;我没有一个跑者的强健体魄,并不能排斥我对跑步的着迷。尤其是作为人来讲,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都有一颗崇尚美、追求美的信念。即使一生都达不到卓越,但并不影响我为卓越而努力的进取心。这本书我是从kindle里下载的,好奇心驱使我想知道为什么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团队才能达到卓越。书中第一章在谈到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时,引用了贝里尔·马卡姆《乘夜向西》的一句话:令死神望而却步的,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在这里点出了想要达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首先就要对任何事情都要永远保留一颗永不磨灭的探索之心。但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团队也好,个人也罢,往往在取得了一些成绩或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滋生一些自满情绪,缺少了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一旦有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很容易就会在功劳簿上睡起大觉来了。看到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体育团队拿一次冠军的不少,但连续拿冠军的团队少而又少。再拿医疗工作来看,许多医生在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手术技术后,往往都会有知难而退的想法。因为进一步的突破就意味着风险、辛劳,有可能使以往的功绩毁于一旦。所以这些医生往往就少了当初对新技术追求的紧迫感,工作中偏于保守,思想趋于求稳。但追求卓越的人就会这样想:选择一个不知答案的问题,然后着手找答案,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令其兴奋的了。
卓越的团队一定会有卓越的领导,这些领导一般都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著,谦逊而无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他们身上具备了超强的坚定意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勇往直前不退缩外,就是令人折服的谦逊。他们从不谈论自己对团队做出的贡献,回避公众的恭维。在一切都顺利的时候,他们向窗外看,把功劳归功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人或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进行得不顺利,他们会朝镜子里看,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不好。谈功劳时,永远是说我们;谈责任时,永远是说我。而现实中我们许多团队的领导者,永远愿意把成绩揽于自己的怀抱,有了一点成绩就喜欢抛头露面,见媒体上报纸。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把它推给下属和寻找各种客观理由。医疗工作永远是团队的合作,即使你是手术者,病人的康复也是取决于助手、麻醉师、手术护士等各个岗位的共同协作。对疑难病的决策,虽然主任们起了很关键的指导作用,但医嘱的执行、每天对病人的看护和查房都是由科室团队共同完成。有时在临床会听到一些主任不经意的说,这个工作是我做的,那个工作是我做的,口气中听不到丝毫的谦虚。如果想把科室打造成一支卓越的团队,主任们必须改口说,这个工作是我们做的,那个工作是我们做的,这个责任由我负。谦虚的、勇于承担责任的主任,是大智慧之人。不容置疑,他所领导的医疗团队一定是一支和谐和技术过硬的团队。
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人的努力,以前经常说:世上只要有了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但要想达到卓越,完成优秀的超越,光有人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合适的人。“如果我们有合适的人在车上,并各就其位,而不合适的人已下车,然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如何将它驶向某个卓越之地。理由很简单,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第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激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取得最大成功,并成为创造卓越业绩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对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卓越的公司”。由此说,光有远见卓识,而没有了不起的人,那也无济于事。在医疗工作中更是如此,就拿急诊抢救室来说,来了一个危重症病人,值班医护就要各司其职,目标就是挽救病人的生命。不管是气管插管、输液、除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抢救前功尽弃。所以每位医护的使命感、责任心、技能操作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合适的人组成了合适的团队,大家就可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里没有等级的差别,没有多干少干的抱怨,也不需要金钱的诱惑,追求卓越的目标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世间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当面临残酷的现实,不是逃脱、回避,而是勇于面对。只要你开头诚实而勤奋,努力弄清所面临的真实情况,那样的话,正确的决策就会不言自明。兴奋的感觉来自勇敢地面对困境,并对自己说: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们永不停止抵抗。“当你翻开岩石,看到底下那些龌龊的东西,你要么把岩石放下,要么对自己说:我的职责就是要翻开这些岩石,看看这些龌龊的东西,尽管这可能会使你恶心至极。”由于临床面对的许多疾病都是非常复杂的,有些是诊断不清;有些是新发的疾病,认识不清,像2003年遇到的SARS;有些是治疗效果不好。对临床出现的这些困惑,是知难而上,还是放手不管,决定了医生和医生团队的职业素养。转走复杂疑难病人,自己从中脱手,可以省去了医生许多麻烦;放弃类似患了SARS的这些传染病人,医生的生命安全就多一分保证,但这些都有悖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意味着丧失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不要说卓越,就连优秀医生的水平都达不到。所以只有那些不畏艰苦,在崎岖弯弯山路上默默攀行的人,才有可能达到事业的顶峰。屠呦呦的成功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卓越意味着完美,或是接近完美。卓越的人或卓越的事总会被人赞美和欣赏,因为卓越这个词听起来就会让人感觉目眩,人们需要把头扬起来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卓越是高高在上的。《从优秀到卓越》介绍的都是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就与优秀联系在一起,但只有11家企业真正达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这真是,优秀不易,卓越更难。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医学这个领域,由于自身的局限,很难做到完美,经常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出现了那个问题。但本书给我们的医疗工作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对医学面临着那么多为什么,每位从业者都应该保持一颗强大的好奇心,这样就可以促使在许多方面还不太成熟的医学渐渐走向成熟。好奇心是从优秀到到卓越的始点,也一定是医务工作者走向成功不可逾越的始点。谦虚、果敢,面对困难永不低头是大智慧的表现,也是从事医学事业的的合适人选。人生有何意义?就在于是否为自己曾经喜爱的事业思考过、探寻过、追求过、努力过。总会有一天你会为你所做的这一切,享受到一种罕有的宁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