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生是重要的民生,也是全社会和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行业。
2017年,内江市卫计委紧紧围绕“健康内江”建设,加速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健康扶贫,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全力打造“五个一流”,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谱写卫生计生工作新华章。
按病种收费--深化医改普惠群众就医
推行按病种收费改革,是内江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7年1月,内江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联合下发《内江市按病种收付费项目实施方案》,从2017年12月15日起,内江在全省率先推出按病种收付费。
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诊疗最终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护理、床位、药品及医用耗材等各项费用,均实行按病种收费。
根据《内江市按病种收付费项目实施方案》,老年白内障、子宫平滑肌瘤、小儿鞘膜积液、输尿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胆囊结石、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症、乳腺癌、宫颈癌等常见的100个病种实行按病种收费,包括外科病种、骨科病种、妇科病种、男科病种、眼科病种,覆盖人群广泛。
内江市范围内二级乙等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具备开展按病种收费条件,均属于按病种收付费的实施医院。
按病种收付费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合理成本约束机制,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目前,《内江市市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已印发,该办法把医改和社会效益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经费、医保基金总控和绩效工资挂钩,将有效规范医院行为,加强医药监管。
在医养结合领域,内江市抓住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契机,争取省级资金1200万元,支持医养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有5家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1家医疗机构即将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拥有医疗床位300张、养老床位1126张,配备医养工作人员237人,2017年实现养老收入854万元,养老人员医疗收入1044万元。
同时,通过建立通报制度、约谈制度、考核制度、不良记录制度、预警制度等推进药物管理工作,实现公立医院采购“基本药物”达标比例100%、采购“自费药品”达标比例100%,两项指标均并列全省第一名;药品阳光采购积分119.08,全省第三名;采购“川产”药品比例25.61%,全省第三名。
升级“软硬件”--提升基础医疗服务能力
去年9月6日,记者探访位于东兴区高桥教育园区内的四川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建设项目工地时看到,上百名工程技术人员正冒着细雨紧张有序地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在地下室项目建设现场,十多名工作人员正专心扎钢筋、铺木板,准备地下室顶板的浇筑。
这是内江市正在实施的四川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一期)建设项目。
该项目按学生5000人规模整体规划设计,规划用地面积29.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1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健康研究院、图书馆、学生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各类功能用房及附属设施等。项目建设分两期实施。
该项目建成后,将以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为依托,以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重点,吸引内江市本地和周边市州大量生源,培养适应健康产业发展和现代职业需要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药卫生技能人才,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提升健康养老和医药卫生服务水平、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
目前,四川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一期)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30%,2017年完成投资1.3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8%。
在其它项目上,市一院新区医院建设项目主体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已完成,去年已完成投资12273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1%。市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155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55%。
内江市还通过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全面提升基础服务能力。
去年内江市深入实施“三大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让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都有彩超、DR(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放宽进人条件和简化进人程序,原则上3年内按核定编制和岗位补足配齐人员,3年内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轮训一遍。全面落实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组建了以业务、技术、管理为主的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
在卫计人才保障上,将现行的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3:7,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在收支节余中,可对基层医务人员发放人均不低于1万元/年的奖励,提高卫计人才工作积极性。同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目标制和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绩效等挂钩。
内江市还明确要求各县(区)政府作主体,要承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在财政投入上确保对基层卫生的投入只增不减。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保障,去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较2016年同期增长4.74%,住院人次较2016年同期增长11.95%。
应用“互联网+”--提供多元化便捷服务
“居民健康卡领到手,真是方便,到医院看病再也不用排队了。”市民张道彩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与记者攀谈起来。她说:“有了居民健康卡,医生在电脑上就可以详细了解到我近5次的门诊就诊信息及近3次的住院信息,连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就诊科室、诊断、检验结果、用药情况都知道。而且,我还可以利用居民健康卡查询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调阅自己所有的检验检查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
张道彩口中的“居民健康卡”,是内江市推进市县两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市级卡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和公立医疗机构用卡环境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体现。
去年12月15日,内江举行了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为首批受卡群众代表发放了居民健康卡。
市卫计委主任刘波介绍,居民健康卡具有身份识别、自身健康信息存储、跨区域跨机构享受医疗健康服务和金融支付等四项功能,可以更加便捷、连续地为群众提供各类卫生计生服务。群众持有居民健康卡,在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就医可通过刷卡完成挂号、缴费、查询就诊信息等事宜。
今后,居民健康卡还将不断加载更多的行业应用,除医疗健康外,逐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公用事业服务、商业便民服务和金融应用服务等四个方面的业务功能,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广泛的优质便捷服务,全面提升内江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水平。
为方便群众享受到多元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内江市还在资中县开展分级诊疗移动医疗平台试点工作,通过“渔歌医疗”APP搭建区域分级诊疗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和掌握上下转诊情况,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上下联动,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实现转诊病人和预约医生。去年10月,省卫生计生委就资中县分级诊疗移动医疗平台试点进行了专题调研,拟逐步在内江全市推广。
鉴于城乡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内江市在城市组建以三甲医院牵头的医疗集团。在县域内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共体。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内江市影像诊断中心,完成40家基层医院的联网,日均报告量约260~350人次,累计完成12万例次远程影像诊断业务,实现了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数字化医院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去年,内江市全面建成了1个市级平台和5个县级平台,市级平台已接入20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省市县乡的互联互通。数字化医院创建上了新台阶,基层医疗机构的参评数量占全省36%,位居全省第一;全市三级医疗机构数字化医院建成率达100%。
推进“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得实惠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内江市卫计委着力精准发力,综合运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施治、精准管理、精准救助五个抓手,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75岁的黄南秀是东兴区三烈镇牛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1月31日,记者在三烈镇见到她时,她正躺在病床上接受医生的检查。“医生给我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测了心电图、拍了片、采了血、开了药,我一共只花了400块钱。”
65岁的罗冬生爱人智力障碍,儿子在外务工,家庭收入十分拮据。前不久,他因患肺病、胸椎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来到三烈镇卫生院检查。“以前看病很贵,现在国家把能免的都给我免了,我只花了200元钱,国家给我报销了90%。”罗冬生由衷感谢党和政府。
这是内江市卫计系统深入推进“健康扶贫”的结果。
内江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其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无需缴纳医疗费用,由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医院减免和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等方式提供保障,贫困人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真正让贫困人口享受到“门诊掏小钱、县内住院不花钱、重大疾病少用钱”的实惠。
记者了解到,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开展,内江市先后制定印发、转发了《内江市健康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四川省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等16个文件,对健康扶贫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同时,对全市贫困人口患病率排名前20类重点疾病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将20类重点疾病分为一次性救助、不可逆转维持治疗、慢性病需持续救助三大类,实施分类施治。截至2017年10月,全市救治患国家级七种大病贫困患者175例,救治患省级22种大病贫困患者8515例。
此外,内江市还为每名贫困人口建立有健康档案,对2.64万名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严格落实“2+1”管理模式,即1名责任医生和1名乡村干部共同联系1名患者的模式,让贫困人口享受到精准化的健康服务。
今年,内江市将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统筹兼顾,全方位、系统化地深化实施“五大行动”。具体来讲,即通过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通过实施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大力加强预防保健,确保贫困群众“少生病”;通过实施基层医疗能力提升行动,确保贫困群众“看得上病”;通过实施基层人才培植行动,促进基层卫生人才增量提质,确保贫困患者“看得好病”;通过实施生育成效巩固行动,让广大计生困难家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优化服务管理--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近年来,内江市在疾病防控中采取疫情监测关口前移,与自贡、宜宾、泸州、德阳、绵阳等地共同签署“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作框架协议”,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合作机制。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57.98/10万,连续五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内江市也是全省首家将传染病防治和免规工作纳入市政府单项目标考核的市州。
2017年10月,省级专家对资中县消除血吸虫病进行考评。12月,对东兴区控制和消除克山病进行了考评。两项评估结果均达到了省级消除目标,标志着内江市辖区范围内现存的所有地方病均被消除,全市综合防治地方病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7年,内江市围绕“母婴安全落实年”这一工作中心,通过建体系、提能力、抓质量、重宣传、强考核等措施,全力抓好母婴健康安全保障工作,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创造了近10年来历史新低。
在计生国策上,出台《内江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办法》,统筹规划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年共出生人口48512人,同比增长3.38%,其中二孩增长25.54%,两孩政策效应愈加明显。运用“互联网+”打造计生办证高速通道,去年共办理生育登记服务25966人,通过“内江卫生计生”政务微信平台,网上办理生育服务证575例,节约办证成本近110万元,平均办证时限每例1.3天,同比缩短50%,群众满意率明显提升。内江市精准开展留守儿童健康权益保障工作,资中县鱼溪镇利民小学被国家卫计委表彰为全国第一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去年内江还在流动人口集中的10个省(市),分别建立了内江市驻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为内江市流动人口在入学、入户等方面提供了计划生育便捷服务,获得在外务工人员一致好评。
创卫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2017年,全市完成3个国家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县城、12个省级卫生乡镇、139个省级卫生村、37个省级卫生单位、38个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全市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覆盖率分别达100%、58.78%、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