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几年来全国医疗纠纷总量已累计下降20.1%,但每年仍高达10万多件。如何进一步降低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日前在鼓楼医院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医患关系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们认为,除了相关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还需要在优化医疗服务上狠下功夫,通过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变医患关系由当下的“一站式关系”为“长期契约关系”。
10多万件医患纠纷,八成缘于服务态度等
去年7月,因自认为治疗效果不佳,一患者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超声科医生砍伤;2016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刚退体的主任陈仲伟被曾经医治的患者砍了30多刀,最终救治无效身亡……近年来,暴力伤医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而在南京,口腔医院护士、儿童医院护士等被打也曾引起多方关注。相关统计显示,80%的医院都发生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医患关系高峰论坛上公布了最新数据:2000年以来,医疗纠纷呈现数量连续递增的高发态势,2002年至2012年的10年间,全国医疗纠纷数量增长了10倍,2013年达到12.6万件。2014年起,医疗纠纷开始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至2017年底已累计下降20.1%。不过,一年超过10万件的医疗纠纷仍十分“惊心”。
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比不足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
一年服务80亿人次,中国医生负荷太重
“医生都希望就诊过程中能与患者充分沟通,但很多时候他们忙得头都抬不起来。”论坛上,一位专家表示,患者过多集中于大医院,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中国医生的服务量持续增长,2011年,全国诊疗人次为62.7亿人次,2016年达到79.3亿人次,2017年超过80亿人次。“医院日均门诊量在1.2万—1.3万人次,医生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举例告诉记者,该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著名专家孙凌云坐诊全天专家门诊时,一天的患者量超过140个,就在前几天,他结束门诊已是晚上9点多。
甘肃省卫计委副主任金中杰在论坛上指出,“虽然现在有些地方宣布不把经济指标作为医院的考核内容,但院长们心里都明白,经济收入还是硬杠杠。大处方、大检查、滥用药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这都加剧了医患矛盾。”
优化医疗服务体系,让医患从“一站式关系”走向“契约关系”
为解决医患纠纷,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完善各项机制。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人士介绍,我国正加快形成由公安、保监、综治、宣传等多部门形成的协调联动机制,2015年首次将医闹行为列入刑法规制。同时,建立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已有11万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这不仅利于分散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风险和职业风险,也利于当事双方形成合理预期。”
此外,该人士认为,通过“分级诊疗”让家庭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长期契约”关系,而不是当下的“一站式”关系,也有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患者身体不舒服到哪儿看病、该找哪个医生看病,由他签约的家庭医生做好指导,而不像现在“盲目涌向大医院”。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常见病能够真正分流在基层,大医院的接诊环境会宽松很多,医生的服务态度才会有根本改变。但基层真正承担起‘守门人’的角色还需要一定时间。”彭宇竹认为,在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完全建成的当下,医院在质控、医学人文等方面多作努力,对化解纠纷也会起到关键作用。
参会的上海交通大学一教授则提出,医学生除了入职之前要进行相关医学人文培训,在进入医学院校时就应该进行相关心理测试,看究竟能不能胜任医生这一职业,而所有的医学院校也应格外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
本报记者 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 柳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