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一项改革改得好不好,人民的感受是答案。2017年4月,全国启动了以破除“以药养医”为核心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年来,北京作为第一批试行城市,综合改革符合预期。

家住北京市羊坊店路的刘志刚老人患有高血压和甲状腺亢进症,常年服药,以前每周都得跑趟大医院。医改后,以前社区没有的药现在有了,报销比例还比大医院高,长达两个月的长处方更是大大减少了患者跑医院的次数。

以往由于社区医院药品种类有限,与上级医院转诊通道不畅,致使三级医院过多的承担了常见病慢病服务。要想让大医院稀缺的专家号释放出来,就必须使医疗资源“下沉”。除了实行药品阳光采购,北京还打通社区医院到二三级医院的转诊通道,今年20%的专家号源优先留给社区转诊病人。一年来,北京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增长了16.1%,1200万患者“回流”社区医院。与此同时,北京市三级医院门急诊量下降11.9%,门诊更加侧重在转诊服务和疑难重症的医疗服务上。大医院更像大医院,社区医院也更能发挥基层兜底的便民作用。


改善老百姓的就医体验是改革的根本目的,而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则是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此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选择了435个项目进行价格规范,提高了中医、护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了大型检查项目费用,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成就感。所有在京公立医院取消15%药品加成以后,刺激了医院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改革后患者在三级医院就诊,次均费用普遍减少20元左右,药费减少40元到100元不等。

目前,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还存在医务人员不足,能力有限的问题。在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流动的同时,北京市还将完善远程互联网会诊制度,让老百姓在基层就诊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