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8年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又有208家医生集团公司注册成立,医生集团现在已经是红到发紫了。


导读:2018年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又有208家医生集团公司注册成立。按照今年的步伐,每天都有1.73家医生集团宣布创立。但医生集团想做出明堂来,显然有情怀是不够的,有病人和收入才是硬道理。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那么不仅要有病人、收入还要有适当的战略层面扩张。如果医生只是抱着蹭热点的“形式主义”,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医生集团,那么终究会成为“僵尸”集团。

不可否认,在创业圈内,医生集团现在已经红到发紫的地步了。

据“看医界”统计,2018年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又有208家医生集团公司注册成立。按照今年的步伐,每天都有1.73家医生集团宣布创立。

2017年底,可在工商查询到的注册医生集团为440家,即目前国内注册在案的医生集团为648家。从注册城市来看,除了最早开放的深圳以外,其他城市对于医生集团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在国内第一家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在喊出医生集团这个名字的时候,笔者正巧在美国留学,PhysicianGroup在美国是最常见的医生合伙执业模式。看这趋势,瞬间觉得医生离“自由”的日子不远了。于是乎,开始YY想象若干年后国内医生全部自由执业、私立医疗机构差异化服务体现、分诊体系落地、公立医院全部承担基础医疗和高精尖诊疗,有没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

可否脚踏两只船?

因为笔者目前服务的单位是做平台型医疗机构,因此接触了很多很多医生集团。由此得出一个普遍的行业规律:大部分医生集团都是体制内医生的“后花园”想法。

这些体制内医生并不是说真的想去做医生集团,而是觉得“赶潮流”。先去掺和一脚,如果平台有患者,我就来看个诊,如果平台没病人反正自己公立医院也忙得够呛。脚踏两只船,更何况是公立医疗和私立医疗这两个发展速度不一样的船,显然很难保持平衡。

医生集团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是如果要做好医生集团是需要一支小小团队的。如果医生只是抱着蹭热点的“形式主义”,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医生集团,那么终究会成为“僵尸”集团。平台不喜欢:因为你不能给平台带来名或者利;医生自己也没信心:离开体制竟然患者数量断崖式下降。随后陷入恶性循环。

情怀只能支撑一时?

医生群体都是有情怀的一些人。但医生集团想做出明堂来,显然有情怀是不够的,有病人和收入才是硬道理。如果拿了投资人的钱,那么不仅要有病人、收入还要有适当的战略层面扩张。

国内那些知名的医生集团的领头人或者核心团队基本都是破釜沉舟离开体制,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创业者”的角度在定义这份事业。如果核心领导人还在体制内,找了几个所谓的负责人来运营医生集团,我觉得这更像是医生经纪公司,负责人叫经纪人。

站在创业者角度看问题和在体制内看外面的世界,完全就是不一样的概念。国内这些知名的医生集团都在往2.0的实体医疗机构发展,很多都开始做成医联体的模式将资源下沉,进行学术带教和人才培养,最终保证有持续的“输血部队”,和符合自己团队价值观的潜力股。未来如果医生集团做大了,那么也会形成自己的医疗系统,甚至和保险相结合,这也就逐渐在往美国的“凯撒医疗模式”靠拢。

可不可以小打小闹?

完全可以,看你的梦想有多大。下面介绍一个笔者在美国实习时候的医生集团,就是完全小打小闹的水平,医生日子过得也很好。这是一个由7个全职医生组成的儿科医生团队,执业方式是GroupPractice。美国目前大约有成千个不同大小规模的医生集团,根据管理定义GroupPractice为“包含至少3名以上医生共同承担收入、花费、场地、设施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执业的方式”。目前只有1个自建的诊所。

目前,该医生集团管理着近400户当地家庭的宝宝们(从新生儿到青少年)。诊所面积为800平方米,团队构成:7个全职医生、7名儿科护士、3名行政团队。现该儿科医生集团承担了其所在地区50%儿科的份额,所设立诊所接纳31个商业保险以及政府保险(Medicaid),有1家合作医院作为住院和手术基地。年收入多少诊所创始人不愿意透露,但和我熟悉的儿科医生表示日子过得还是很舒服,不亚于受雇于医院。

作为平台型医疗机构,永远喜欢的是那些可以互相扶持品牌和技术、共同成长的医生集团。这也就意味着,医生集团在1.0版本时候投入的精力奠定了医生集团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行业口碑。

创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泓心医生集团、壹博脑科医生集团等诸多医生创始核心团队基本每天发在朋友圈的都是一些自己对于现状和未来的思考。创业者都是领路人和探路人,也许看着表面光鲜,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或许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不仅仅是专业的压力、更多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压力。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