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首诊”、“大病不出县”等部分指标未能按期完成之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正在考虑对分级诊疗政策进行部分细节调整。


在日前于杭州举行的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期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医联体,并要求医联体要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规划的基础之上组建,避免大医院跑马圈地。

在提升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方面,国家卫健委计划松绑个体诊所的设置标准,弱化诊所面积、设备台套数的设置门槛。

在“基层首诊”、“大病不出县”等部分指标未能按期完成之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正在考虑对分级诊疗政策进行部分细节调整。

对分级诊疗政策调整,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陶红兵向健康点记者表示,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社区医疗的经验,通过降低社会办诊所的门槛,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基本医疗的问题。同时,通过构建标准化的“社区医院”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从而扭转目前部分基层机构“重公卫、轻医疗”的局面,“没有基本医疗的公共卫生不容易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并且成本效果不好”。

除此之外,陶红兵说,社区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还需要组建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如:康复机构、检验中心、手术中心、护理院、慢病院、临终关爱院等。

鼓励社会办医牵头医联体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已有102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尽管数量占比不大,但增速达到43%。

焦雅辉表示,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医联体。她专门点名若干家拥有专科优势的三级民营医疗机构,如武汉亚心、北京三博脑科、沈阳何氏眼科,“跟公立医院的医联体形成一种互补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谈到医联体的组建模式时,焦雅辉在演讲中提到了香港医管局的“七个(医院)联网”模式,认为与内地的医联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下一步医联体组建的过程当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香港特区政府网站资料显示,香港医管局的服务一向以联网方式提供。每个联网均由数间急症及康复/疗养医院配搭组合而成。各间医院有清晰的定位,透过医院之间互相配合及支援,联网可以理顺区内的医院服务,避免服务重叠,甚至浪费。例如每个联网均设有大型急症全科医院提供全面服务,并由各社区医院配合提供复康、日间服务及延续护理等服务。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资料图片)

如今,一些大型公立医院牵头医联体,成员单位多达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焦雅辉对此并不认同。她透露,今年,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一份文件,以完善医联体服务体系网格化布局,基本原则是“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她强调,医联体要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规划的基础之上组建,不能完全放任医疗机构之间搞“自由恋爱”,否则会出现大医院跑马圈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就呼吁,医联体建设加大了医院虹吸效应,这种虹吸效应既包括从基层虹吸患者,又包括虹吸基层特别是县级医院的优秀医生。联想控股医院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单国心在一场商业论坛上直言,在广东,有的省级医院与其它医院迅速签署文件,医联体成员医院的病人只能转到这个医院来。

对此,陶红兵指出,在同一个区域内,应该允许符合准入条件的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社会办医疗机构,都来牵头、参与医联体建设,让民众有更多选择权,从而提升医疗服务容量和品质。

松绑个体诊所,强健基层医疗

分级诊疗还需要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焦雅辉提到,国家卫健委正在制定“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管理制度,力图纠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度偏重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倾向。在她眼中,社区医院不仅有全科医学科、中医科,还要有一定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日间)病房,并建立起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符合条件的加挂‘社区医院’的牌子”。

值得一提的是,焦雅辉提到,个体诊所建设也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一部分。比照香港和其他国家、地区,在闹市区的写字楼里有很多医生个体诊所,并不提供检查检验服务,这些服务都交由第三方独立的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提供。

焦雅辉透露,下一步正在研究修订个体诊所的设置标准,强化对医生的执业资质的监管,弱化诊所面积、设备台套数等设置门槛。

焦亚辉透露的相关政策虽然没有公布,但是行业已闻见端倪。在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在网站上公布了一则很短的动态:发改委社会司组织召开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文件协调会。公安部消防局、民政部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等6个相关单位出席。会议重点就落实国务院184次常务会议部署。

在不久前由IQVIA主办的2018社会办医疗机构创新峰会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透露,这份松绑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评审批的文件力度相当大,“其中有一条是,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再需要审批,这在医改政策的开放上是史无前例的。”

此外郝德明还透露,相关文件在社会办医医疗用地的审批、抵押贷款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力度,这份文件目前正在会签阶段,预计将在今年七八月份出台。

”我们很多的代表看了这个文件以后,非常的感动。这个文件的印发之后,我们预感到社会办医在全国又会掀起高潮。”郝德明表示。

不过,陶红兵表示,一旦松绑个体诊所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设置标准,各地卫生监督局(所)需要加强对诊所医师的执业资质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引入信息化监督手段。他举例说,美国个体诊所医生主要都是博士毕业,独立执业之前已有大医院的工作经历。相比之下,由于中美学制不一样,中国培养的标准和医生的知识水平与临床技能差异较大。

▵台北市一位全科医生开设的个体诊所(Rachel_卉,简书)

数据披露:分级诊疗部分指标未完成国家卫健委分级诊疗政策调整的背后,是“基层首诊”、“大病不出县”等部分指标未能按期完成的现状。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

然而,在上述文件颁布一年后,从县级以下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来看,门诊量占比不升反降,显示居民就医流向没有明显改善,“基层首诊”仍面临重重困难。2017年8月发布的《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2.7%,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底,除新疆、西藏、海南等部分地区存在特殊情况外,全国已有321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占比94.7%。焦雅辉透露一组数据,向上转诊量还是千万级的,向下转诊量是百万级的。略显欣慰的是,“向下转诊量的增速远大于向上转诊量的增速,总有一天双向转诊会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同样,“大病不出县”指标并没有按时完成。上述指导意见规划,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地区,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然而,论坛期间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为82.5%,不过仍较2016年末提升2.1个百分点。

5月18日,一位参会人士向健康点记者透露,在国家卫健委成立当天,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场考察时,看着大屏幕上演示着全国患者跨区域就医的动态情况,就提出要求,首先要解决患者跨区域流动(过多)的问题。

为此,国家卫健委正在国家医学中心之外,抓紧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出每个省将至少拥有一家高水平的省级医疗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国5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让广大农民一般情况下看病不进城,更不需要远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政策酝酿调整:支持民营牵头医联体,个体诊所松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