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就诊。
“生化指标不是很好,再观察两天,暂时延迟手术。”6月1日上午8时,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外科病房,省医肝胆外科专家组在查房时,调整了住院病人熊玉莲的手术时间。
“我听介绍说省医的专家要来这里坐诊,但是不晓得是不是搞‘虚’的,所以一直犹豫要不要在这里做手术。不过,专家的这几次查房,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65岁的熊玉莲说,这次看病不仅遇到好医生,而且离家近,算是选对了地方。
家住花果园J区的邹江与熊玉莲有着同样的感受。“以前,小孩一生病,我们就往大医院跑。大医院患者多,难排队,这一来一去,路上也要耽误时间,很不方便。自从花果园社区第一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以后,从南明区医院派来一位儿科主任医生,每天都在这里坐诊,这位老医生看病看得可好了,现在,小孩需要看病,我们都是直接到这里。”
市民口中所说的名医到基层工作,是南明区为解决“看病难”问题,加快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2016年,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公平共享,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经过积极联系,南明区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在南明区医院挂牌成立“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成立后,由省医主要负责人挂任南明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并带领专家团队,在医院管理、业务技术、后勤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全面提升区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6月1日上午,记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外科住院部看到,病房使用率达100%。“在没有专家入驻之前,医院病房的使用率并不高。”据该院外科主任余海介绍,在省医专家组入驻后,前来就诊和住院的病人成倍增长。
“按照既定目标,至2020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将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治疗组织的标准。”该院院长陈林介绍道。
贵州省人民医院南明医院的成功“试水”,只是南明区开展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的一个缩影。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南明区已与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73.68%的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省、市三甲医院专家坐诊。
“作为市民居住密度最大的主城区,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南明区应该做出应有的担当。”南明区副区长杨吉华说,为了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南明区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办法》,对基层坐诊专家进行补贴。仅2017年,就兑现补贴24万元。
杨吉华介绍,经过两年的具体实践,如今,南明区通过开展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老百姓在就诊中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方便,各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人次同比上升30%以上,成为当地居民看病的首选。南明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也朝着“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迈进。
本报记者 尹香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