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胡大一: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 | 胡大一    主播 | 宋平


我总觉得,母亲能活过百岁,我还有时间把老人家从郑州接到北京住一段儿,尽尽当长子的孝心。而母亲却在98岁永远离开了我们,给我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永久的遗憾。


我已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而母亲来北京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接受“感动中国”采访的三四天,是她老人家在北京停留时间较长的一次。以前母亲来北京,大多是来去匆匆,说在北京住不惯。其实我知道,她是离不开自己的工作和病人!


从我记事起,母亲的生活就离不开给人看病。我听到周围人说母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她对病人是真好!”


母亲在医生的岗位上一干就是70年,为关中、荆楚、中原大地四代患者服务,经她接生的婴儿6万多。在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岗位上32年,母亲坚持常态备班几十年。当时的郑州铁路局管辖范围南到武昌,西到西安,北到安阳。这么大的区域,只要铁路女职工难产,各分局医院有疑难危重急症或大手术,无论酷暑寒冬,不分昼夜,病情就是命令,母亲都是立刻出发。遇到大手术,她常常十几个小时下不了手术台。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医院传达室值班人员从总机接到会诊信息后,隔着家属院的院墙就喊:胡主任,有急诊!在我上大学前,很少看到母亲在家里睡个安生囫囵觉。


即使在“文革”期间,母亲遭受冲击,被强制打扫厕所的时候,一旦遇到危重病人、大手术需要她,她二话不说立即上手术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刚开始,我真的不理解,直到后来自己也成了一名医生,才真正理解了母亲。选择了医生职业,就要时刻想着病人!


母亲经常对我说,医生是个责任活。做医生要担得起责任,对得起病人的信任,为病人争取生命机会。为了病人,母亲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也顾不上自己的家人。


那是1947年的夏天,母亲在潢川行医,身怀六甲。信阳的一个难产产妇的家属万分焦急地来向她求救。母亲不顾自己身子的不便,跟着患者家属紧急前往。当时正下着瓢泼大雨,道路泥泞难走,汽车翻倒在路边,忙乱中,穿着长筒胶鞋的司机不留神脚蹬了下母亲腹部。母亲忍着剧痛,坚持抢救处理好病人。母子安全了,可母亲回到潢川的当天夜里,自己不足7个月的孩子诞生了。早产的弟弟没有吮吸反射,不会吃奶,母亲就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往弟弟嘴里滴乳汁和营养液,这样,才把二弟喂养大。


1949年武汉解放,当时母亲上有老母,自己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我刚满3岁,三弟才2个月。父亲作为第一任武昌铁路医院院长,忙于筹建医院,母亲不顾军管会领导的好心劝阻,积极投身于救治解放军伤病员的工作。父亲、母亲和其他3名医务人员不分昼夜地工作,成功救治200多名伤病员。时任衡阳铁路局局长、后任铁道部部长的郭维城同志赞扬母亲:“干活不惜力气!”


母亲当了一辈子医生,坐诊时,始终坚持不看完病人不回家。2013年3月29日,是母亲97岁的生日,我专程回到郑州看望她。她让我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说等她看完了病人再一起回家。中午12点多,母亲看完了最后一个患者,像往常一样对学生们说:“病人看完了,咱们回家吧!”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亲眼目睹母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患者看病的情景。母亲97岁高龄,患有心房颤动、严重腰椎疾病、低蛋白血症,且下肢严重浮肿,但她常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我比母亲年轻30岁,每周坐诊4个半天,每个半天大约看20~30个患者。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坐着为患者看病,工作到下午一两点,常感身心疲惫。而妇产科是个体力活,母亲每天上午平均看30多个患者,每看一个患者,都要艰难站起,扶着桌面、椅背、门框,一步步挪动着瘦小的身躯,进诊查室,亲自为每位患者做妇科检查,然后再挪动走回诊室坐下,记录检查结果,从不让人搀扶,也不让人替代。


母亲常说,医生是有博爱精神的职业,学医的第一堂课是医德课。她长期坚持2元钱的挂号费;坚持在保证疗效前提下开便宜药,绝不开疗效不确切的药,不开患者不必要的检查,让经济还不富裕的患者也能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病。正如“感动中国”对母亲的颁奖辞所说的那样,“她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病人看完了,咱们回家吧!”这是她每天结束坐诊时说的话,也是她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制完成3天后,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走得突然,但平静、安详、尊严。母亲去世后,数百万网友在网上点燃蜡烛,寄托哀思。


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热爱您,怀念您!我会传承您的精神,做对得起病人、对得住自己良心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