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医学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医生的成长也有别于其他行业,培养时间长,读书也多,有脑力的苦,也有身体的累,就是这样既要想做到技术精湛,也想让病人十全十美的满意谈何容易。所以,医生的行业有些令人望而生畏,难怪有的医学生一毕业就转了行;不少年轻医生干了几年就跳了槽;不得不干下去的医生,也发誓不让子女再进入医行。
看上去还算体面的职业,要想让人没有二心、踏踏实实、快快乐乐的干到底,真要下一番功夫,一句话:干医生难。难在哪?
◆ 一是疾病的规律难于把握,一个人一个样,一个时间点一个样,没有套用的公式;
◆ 二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容易,脾气秉性摸不透,更何况是患病的人了;
◆ 三是工作强度大,生活艰辛,手头拮据,时时会让自己的精神游离在崩溃的边缘。
Photo by Martin Brosy on Unsplash
之前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写了《医生的成长路程》、《当医生要走的第一步》、《从医学生到急诊医生的转变》、《读医史看医生的养成》、《医生的金科玉律》等文章,为的是给年轻医生们打打气。但写归写,要想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当然每位医生都有成为一名好医生的迫切愿望,也不乏有吃苦、流汗的准备。可到了现实社会,许多美好的愿望,精心的准备就会出现水土不服。
我的从医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沟沟坎坎,曲曲折折,一会沉到水里,一会浮上水面。好在咬牙坚持,慢慢地品出了学医从里到外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也把对医的喜爱渐渐融入到骨子里,把对病人的关注培养成为一种习惯。有一次,查房见到一位车祸伤的女孩,肋骨断裂了9根,还有多处的胸、腰椎骨折,男朋友也在事故中去世。在重症监护室里,胸外科医生已经接手了这个病人,我查房时完全可以不关注她。但到了她的床前,因为胸外科医生不在场,我还是把她的病情、不适,详细地问了一遍,了解了她的需求,并及时解决了她的痛苦和疑惑。看着家属从悲伤中流露出的感激表情,我自己也感到很欣慰。在医院里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想医生为病人做的大大小小每一件事情,都会被病人和家属感知到,特别是在病人处在危难的时刻。当然医生也会从自己的所作所为收获到对职业认同感的满足。
医生干到一定年限,在你有一天评价自己的能力时,会发现无论是治病的能力,还是与人交往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生价值和生死观的理解都是从你每天接触的病人身上学到的。医学院给医学生提供了学医必备的基础知识,但医院里的病人给年轻医生走向成熟铺设了一个必备的阶梯。医学院学的知识是死的,即使把它都掌握,也只是一把不成型的钥匙,很难开启疗愈病人的这把锁。所以,医生的成长是在病人堆里的摔打,而不仅仅是在书本和实验室里用时间的堆积;医生的成熟是把病人的痛苦处处变成职业反思的习惯,而不仅仅是完成药物和手术的医嘱。
Photo by Luis Melendez on Unsplash
读懂疾病是医生的本行,但也是一件难事,特别在没有技术时,甚至难于上青天,最后医生只能俯首称臣,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技术解决不了的疾病还不在少数;读懂病人理应也是医生分内的事,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小,但这个难是相对的,是医生思想的难、情感的难、理解的难,虽有技术含量,但光靠技术不行。它不是久攻不破的难,而且再难也要迈过这个坎。否则,连病人都不能读懂,对于医学就没有任何是有绝对把握和最终取胜的机会了。读懂疾病就要在诊病治病,掌握技术上下功夫,自19世纪以来临床医学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在践行这件事情,也取得不小的成效。现在医生的意识,工作的流程,指南,培训也都在这么做,已成常规,大可不必担心。读懂病人,说是件难事,但还没有难到无从下手的地步,说不难,光用洪荒之力的蛮劲收效也不会太大,有时还落得个费力不讨好。既然读懂病人对医生很重要,有没有可以派上用场的实践呢?
实际读懂一个人谈何容易,有时把自己整明白都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他人。当然随着人的阅历增加,看人看事都会有独到之处,所谓:姜还是老的辣,也不是没有道理。看了30多年的病人了,一定是比刚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有经验,与病人相处也会更老道,也许让病人接受起来也更容易。但老医生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我的体会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丰富,千姿百态,没有一定之规。可一旦得病,人的心态一般都是差不多的,如恐惧、孤独、失落、脆弱、被遗弃感,所以作为医生这点心理常识一定要有。再者就是换位思考,人都有得病的那一天,即使是小医生也会得病,哪怕自己不得病,家人或朋友得病也在所难免;再想一想人都会衰老,人也都逃脱不了死亡这一劫。今天你坐在这里给别人看病,有可能明天就有人会给你看病。换位思考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你需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应该怎么对别人。几十年来在临床走下来,接触病人无数,具体读懂了多少病人不敢说,但被病人和家属误读的次数并不多。不被病人误读,也就说明了你被病人的接受。在临床上有时治病是一回事,与病人和谐相处又是另一回事。病人一定是需求治病和关爱共存的就医体验。
以前与病人的相处更多的是凭经验,经验久了也就成了习惯。好经验养成好习惯,不好的经验就会养成扭曲的习惯。对于年轻医生要想在今后的医路生涯一马平川地走下去,无疑就是在入门阶段养成一个好习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奥斯勒医师特别重视年轻医生好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正是品德的基础。
Photo by Arvin Chingcuangco on Unsplash
“叙事医学”,这个概念自200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丽塔·卡伦医生提出已经快20年了,目前美国大多数医学院都已经有了叙事医学规范化的培训课程,近两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医生所了解。叙事医学就是让医生在医学技术之外,更多的关注每一位具体的病人,倾听病人对疾病的主观和客观的感受,这种感受有困惑、有痛苦、有负面情绪、有对疾病的恐惧等等。
医生不应成为掌控疾病话语权的唯一人选,更应反思病人在疾病境遇中的痛苦经历,把医疗中的每个决策都拥有对病人的呵护、关爱和理解。使病人在自己的就医体验中,处处能够感受到在疾病痛苦之外,还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医生的尊重和责任。医生片面重视疾病,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职业的倦怠,因为疾病是死的,没有情感。人一旦没有了情感的刺激,就会失去活力;人一旦看不到变化,就会变得无聊。所以,每个病人,不仅是疾病,给了医生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故事,通过故事医生能够发现病人生活中的细节,这些细节似乎与病人的医疗问题和治疗关系不大,但却是病人自我价值的核心。不一样的故事让医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感觉才会使医生有激情,才会有活力,才有爱的欲望,才会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勇气和决心。
我还没有太多的经验来说明叙事医学是否能培养医生成为有温度的医生,但从我的临床经历以及对叙事医学的理解,当医生将叙事能力与医学实践相结合时,他/她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解读病人试图表达的内容。具有叙事能力的医生也可以有效地利用临床互动的时间,从病人对患病经历的描述及其表达方式中提取所有可能的医学信息。不仅是疾病的故事,而且疾病本身也是一种叙事。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征性的时间历程,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其共性及个体差异性,存在可被理解的文本传承,甚至是揭示它的隐喻系统。叙事能力不仅为医生提供了解病人的手段,而且为医生提供了解疾病本身的新方法。我想如果作为一名医生不身临其境被病人的故事所触动或感动,很难发自内心的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很难从骨子里流露出对医学事业的一种执着和追求。医生身上的温度是想不出来的,也是学不出来的。有温度的前提是有情感,有情感的前提是被感动,被感动的提前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专注,专注的前提是喜欢。所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医学没有那么简单,就是因为疾病的不可知性;医生也没有那么容易,就是因为有温度的医生不好当。如果医生能把临床中的每个故事,细细的反思;如果能把反思的故事结果带入到情感中去;如果情感的升华成为医疗工作中的一种习惯,那么我想这样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一定是有温度的医生。
Photo by Hush Naidoo on Unsplash
年轻医生好习惯的养成,不妨可以从叙事医学找些答案。
◆ 一是对病人的全方位的关注;
◆ 二是要把关注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再现出来;
◆ 三是融入到病人的情境中,与病人达成1+1大于2的合力。
叙事是基于文学、美学和现象学的理论,它需要感情的注入,它需要美的结合。医学需要感情,医学更需要美的力量。叙事医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成熟的方法,让他们更能深刻地感悟临床中所见,并理解他们所做的事情的重要意义。医生发现病人的美,病人看到医生的美,在医学技术还不能致疾病于死地的现在,甚至永远,让我们年轻医生在叙事医学的帮助下,成就一个有爱心,养成一个有温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好医生。
年轻医生的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着花香弥漫,使走过这里的病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