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赵斌:医学的奇迹建立在不放弃和信任基础之上

作者:赵斌   主播:小宋


写他不是为了展示我们的能力,对于疾病谁都没有绝对的胜算,张孝骞说:医生在疾病面前永远是如履破冰。


他63岁,和我是同一年代的人,有过风华正茂,也经历过情感的坎坷;吃过苦,也享过福。但不管怎样,63岁还不是人老珠黄的年纪,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时期,更不是需要被80几岁老母照顾的阶段。


他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虽然善良,可也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久而久之饮酒消愁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三周之前不知什么原因中断了喝酒,他出现了言语混乱,肢体震颤,间断谵妄,这是酒精戒断症状的表现。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治疗酒精戒断,期间他出现了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插管。酒精戒断刚开始治疗,躯体疾病又出来捣乱,无疑疾病有了更大的风险,他被转到了我们急诊科。


病人虽有神志,但是一种不听人指挥的神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谵妄。像我们这样综合医院的医生最怕躯体疾病加上精神疾病,当然对于精神科医生也最怕精神疾病粘上躯体疾病。术有专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医生最大的困惑。有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对病人也不是好兆头,两类疾病互相影响,治疗上互相干预,特别是脏器功能出现了衰竭征兆,对医生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他被给了镇静,但还时有躁动。关键老是处在镇静状态,脱机拔管是一个问题,营养状况也很难管理,时间一久上机的并发症全出来了,这个病没治好,那个病就会要了人的命。可一旦拔管,这类病人发生误吸的危险还是很大的。拔与不拔,早拔与晚拔,成了一个难题。如果只是一个躯体病的病人,我们考虑呼吸衰竭与疾病本身一个环节就够了,相对有比较成熟的拔管指征和标准。可有精神症状掺在里面,平常熟悉的指征和标准都失去了意义。医生要救人,胜算又模糊,这时唯有医患共担风险的一条路了。


找来了他的儿子,虽然年轻,但不失成熟;他与前妻离异后,儿子一直跟着母亲,但作为儿子此时对父亲的责任没有忘记。态度就是不惜代价,全力以赴救治父亲。当然也表达了对医生的充分信任,配合医生任何医疗决定,愿意与医生共担风险。与他儿子的谈话,异常顺利,没有磕磕绊绊的事情发生。老天也是有眼,脱机拔管异常顺利。


有一天在病房见到了他的80多岁老母,一位老公安战士,清瘦干练,说话有条理,可以想象当年是何等英姿飒爽。但见到了病重的儿子,边抚摸着儿子的手,边用慈爱的眼光注视着他。不时回过头来跟我说起他的故事,最后用恳求的目光说:希望我们不余遗力把她儿子治好。真是应了那句话:世上只有妈妈好。


天有不测风云,临床的瞬息万变,许多时候不在医疗掌控之下。他的病情发生了变化,第二次进行了气管插管。酒精戒断症状还在持续,高热症状不缓解,不知是感染还是与精神疾病有关,抗生素换了一轮又一轮,肠功能紊乱,营养恶化,种种迹象都报告的是三个字——不乐观。之前刚刚有的一点信心,又瞬间破灭。根据既往救治的类似病人经验,我有了凶多吉少的忧虑。再次把他的儿子找来,将我的考虑如实说出。他的儿子再次表现出少有的成熟,叮嘱我们不要把不好的消息告诉他奶奶,一切他来承担。接受了自费几千块钱细菌高通量测序检查,只要是医生认可需要用的药,都可以先使用。一旦该用的办法用了,仍不能挽救他父亲的生命,无怨无悔,不会怪罪医生。


医学的无常有目共睹,医生知道,病人也清楚,家属也不能说不明白。医生是职业,身体累不是医生对职业困惑的借口。医生的无奈更多是医学的局限,还有就是来自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不合作。医学有些病是说不出一二三的,本来按正轨走的病出了岔,而意想不到的病却得到了好的结果。所以治病需要时间,也需要病人和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在医生眼里病人的信任胜过最好的治疗,信任可以让医生理性的思考,也可以让医生在不确定的医疗中放手一搏。几十年的医疗实践,让我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凡是被病人和家属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的救治,即使疾病再复杂,治疗再困难,成功的概率就高。反之,即使有些不疑难的疾病也会在小河沟里翻了船。


对他来说是不幸的,年纪不是很大,就摊上了命悬一线的疾病。他又是幸运的,既有一位慈祥和真爱的母亲,又有一位明事理,敢承担和知报恩的儿子。由于他的家庭对于急诊医务人员的信任,在治疗中始终如一的配合,又在急诊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他的病情有了转归。酒精戒断症状得到了缓解,谵妄躁动得到了控制,发热高峰也开始降了下来,肠功能也慢慢得到了恢复。随之小心翼翼第二次拔除了气管插管。


入院两周后第一次与他可以进行一问一答的对话,虽然说的有些勉强,吃喝还不如意,有时精神状态还会开小差,但又让我有了他母亲之前跟我说的希望治好他的病的信心。终于他的病没有再反复,去掉了鼻饲管也可以经嘴进食,见到我后还能聊上几句,四肢的肌力也达到了四级,从不睡觉的他,也能睡上4个小时。


2天后病人将要出院回家,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有些人平平凡凡,对于有些人永生不忘;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几十年的人生不算很长,对于生死时刻却是度日如年;一个月的时间,很难考量出一个人的善良,可在命悬一线时刻,对于旁观者就是人性的追问。



奇迹是小概率事件,谁会出奇迹常人说了不算,只有天知道。各行各业都会有奇迹,只是医疗的奇迹有些不同寻常,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人都有活着的渴望,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以从死的边缘,继续走向活着的人生,在我眼里都是不能小觑的奇迹。


奇迹不经常发生,医疗的奇迹也是时有时无。生命是脆弱的,人不容许拿生命做赌注;生命又是顽强的,不放弃就是给了生命一线生机。当然在医学领域创造奇迹除了医务人员的坚守,精益求精的技术,更少不了来自病人和家属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