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日内科9位医生驰援发热门诊已过去了10天。9位医生,7男,2女,分别来自内科9个不同专业的亚科。年龄最大的43岁,年龄最小的33岁。有共产党员,有热血青年;有曾经参加过03年“非典”的老医生,更多还是“非典”之后走出校门的,70后,80后。他们有着不同的学医背景,有着成为医生的自豪和快乐,有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美好憧憬,每个人也在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为自己的追求而奋斗。


每位医生都不会有先见之明,不会想到会在今天这场疫情中不期而遇,成为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战友。每位医生都不曾考虑过,在所学专业内,还能胜任专业之外的事。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它担当着人类生命与健康的责任;医生是优秀的,在面对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疾病,没有望而却步;医生是勇敢的,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病人。所以在关注人类健康这件事上,每一位医生所做的任何事都皆有可能。


Hudson Hintze © Unsplash


来自内科的9位医生,不能说在进入发热门诊之前没有恐惧。因为非传染性疾病对医生是没有危险的,但任何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人人易感的呼吸道传染病,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人人都是潜在的被感染者。臧强医生来自风湿免疫科,是9位医生中年龄最小的,更没有经过03年的抗击“非典”锻炼。他说:对于新冠肺炎,内心其实是对此充满了畏惧。除了恐惧,要说每一位支援医生来发热门诊工作,没有困难也不客观。李伟医生在内分泌科工作,报名来发热门诊之时,妻子已经怀孕5个月,还有一个10岁的孩子需要照顾。当然要说困难,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一些理由。可是在1月31日组织的全体人员培训会上,没有任何一位医生把恐惧、犹豫、困难说出来。大家异口同声:听从组织的安排,坚决完成好发热门诊的工作。


每一位驰援的内科医生已在两院区的发热门诊工作了十天,之前的各种猜想、犹豫也在工作中有了真凭实感。不管是条件的艰苦,还是诊断的困惑都不是在听别人讲故事,而是我们成了讲故事的人。下面就听听这9位医生的工作感触和内心独白。


程洋医生来自呼吸科,刚刚从德国学习回来,有专业背景,也是被分配在这次发热门诊,更多的来负责医疗工作。他说:开始时候我认为对于这个疾病是了解的。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在没有放开核酸检测确诊实验的情况下,它的不典型性,使我们的诊疗存在很大难度,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方面及时和领导沟通、和医院沟通,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官方诊疗方案的更新,希望更有助于临床工作的实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从自身工作角度,从事发热门诊一线工作以后,我发现尽管呼吸科和发热门诊均接诊呼吸道疾病,但疾病谱还是存在很大区别,同时发热门诊单单一次门诊的诊疗行为很难做到完全确诊,正常的疾病诊疗需要一个观察疾病变化、随访的过程。所以我一直在做发热门诊诊后随访工作,并且近期我打算扩大随访范围,更全面了解那些流行病学史不明、发热原因暂不明确、影像表现不典型的患者,积累更多的经验。最终,我是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



郑梅医生是心内科医生,也是这批来发热门诊支援的内科医生中年龄最大的医生。她说:其实作为非感染、非呼吸专业的大夫,支援发热门诊一线最大的担心是患者的诊断问题。对于严峻的疫情,每个发热的病人,来就诊都要检查肺部CT。如何正确解读肺CT是我最大的短板。不过,医院领导和发热小组成立了专家会诊团队。并在发热门诊一线配备手机。每天通过微信网络上传每位就诊患者的CT,病史及化验结果。每天都有三位资深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及时给予我们一线大夫诊疗方案。方便我们对每一位患者解疑答惑。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也让工作更流畅,更踏实。



范斌医生来自干部科,是一名共产党员,平素喜欢运动,还有健身跑步的习惯。他说:来到发热门诊已经一周多时间了,以前虽然也轮转过发热门诊,但是这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以前没有过的。发热门诊有很多都是其他科室支援的,等于重新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很多人都已经认识了很多年,都是兄弟姐妹,所以合作起来非常熟悉,可以说是无缝对接。在平时就经常一起吃喝打闹,所以这次又聚到一起大家也是有缘,对在一起工作其实也是很好的。期待疫情早点结束,和兄弟们共同举杯庆祝。



王晓飞医生是肾内科医生,也是这9个医生中唯一参加了03年“非典”的医生。她说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已经1周多,还是有些感想。


1、关于疾病本身:随着认识的逐渐增多,诊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出到第五版,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如何认定是否存在有意义的流行病学史等,还好有专家组成员帮我们解答疑惑。


2、关于工作流程:我和石磊医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同一班次的工作,除了完成当班工作,我们积极学习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并对于专家群中提出的病例进行讨论,不断提高相关理论水平,同时对于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行交流。


3、关于后勤:非常感谢医院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伙食。同时感谢医院排除困难给我们提供住宿条件,看着簇新的被褥、整洁的环境,一股暖流淌过心间。



李伟医生是内分泌科医生,平时看似说话少,实际很爱动脑,也是男医生里年岁最大的。他说:我本人曾经在发热门诊工作过,比别的新同事更有经验,如果感染科的同事真是需要我们援助,我觉得自己更合适。但由于我妻子尚有5个月的身孕,还有一个十岁的儿子需要照料,所以大年三十的时候与妻子商议此事。同样有医学背景的她表示全力支持。


时光流逝,紧张的发热门诊工作已过一周,这段经历会为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想起了巴顿将军的那段话:“当我们老了,守在壁炉旁边,你的孙子问你:‘爷爷,在这场战争中你做了什么?’希望你的回答不是:‘我在德克萨斯铲大粪’!”一品脱的汗水可以挽救一加仑的鲜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祝袍泽平安!



石磊是血液科医生,白白净净,身材有些魁梧,常常是同事们谈天的话题。他说:支援发热门诊已经一周有余,大家团结一致,亲如一家,不辞辛劳地工作。新冠治疗指南和相关知识要点更新速度飞快,我们随时随刻都在学习,并且学以致用,快速把知识要点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医护配合良好。同时通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和安慰,也能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的情绪。最后,衷心感谢我们可爱的专家组!你们是我们一线的坚强后盾和主心骨!!!



高岩医生来自消化科,长的高高大大,穿的鞋子应该是这些人里最大的,需要特供。他说:我来发热也没啥感想,工作忙、累、危险,都不算啥,自己的决定,自己的责任,有科学防护也不担心自己会被传染。但我有个想法,是不是应该把重症发热病人的诊治流程再明确一下。是不是应该有个固定的联系人或者对接科室,来协助处理危重病人,毕竟我们都是从各个内科科室调来的,对于呼吸危重症的治疗确实不太擅长。有个应急方案或者流程最好。



廖琴医生是神经科医生,安安静静,话语不多。她说:加入阻击新冠发热门诊大集体后,一直被这个集体表现出来的蓬勃精神感染着。随着防疫情势的变化和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的不断增加,指南标准、送检政策和科室任务细节一直在不断修改,大集体里总能在热烈地讨论思考后,迅速地调整诊疗思路、程序。身处这样的学习型集体中,感觉非常地踏实。无论是个人防护还是后勤保障上,医院都给了大家很大的支持。虽然疫情仍然严峻,但相信和发热集体的同伴一起共同努力,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臧强刚才说到是来自风湿免疫科医生,在9个人的队伍中年岁最小,“非典”时期还是个中学生。他说:2月1日我们正式上岗。现在想到第一天上岗,真的是“惊心动魄”,主要还是来源于对于疾病的知之甚少和对处理流程的不熟悉,也担心会影响到家人。感谢这个大家庭的向上氛围与同事们的帮助,我的担忧逐渐地转化为一种责任感,医院与身边领导的温暖与支持给了我勇气,每日的三餐注重营养搭配,给了我们有体力上的保证。在这场天灾面前,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是渺小的,但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作为一个小火苗,也希望在这场战役中谱写出我的篇章。



作为这支团队的临时负责人,我为他们感觉骄傲。大家没有那么多的豪言壮语,但在朴实的话语中看到了每一位战斗在疫情一线医生的真情、责任和担当。我们不希望这样疫情的出现,但也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人性的光辉得以展现。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医生,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传染病疫情肆虐的时候,他们没有辜负作为医生这个职业的使命和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