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让线上活动红了起来。实际视频聊天本身就是现在手机的一个功能,不但能通话,还可以见到对方的真容。远程会诊也是通过线上,连接两地,类似面对面地进行看病答疑。只是这些线上活动的初衷,图的是一个方便,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谁也没有想到疫情下为了减少聚集,避免传染,又要达到学术交流不中断的目的,线上活动成了唯一的选择。


Headway © Unsplash


疫情之前参加过几次线上学术交流,由于网络连接信号不是太好,还要到专门的地点,专门的会议室,专有的麦克风,没有感觉线上活动有多方便。加上图像中的自我形象,氛围,畅所欲言的程度,与线下会还是有不少差距。所以一听线上会,既不积极,也不热衷。这个成见在疫情来后还是没有改变,当然也不是断然拒绝。记得疫情下参加的第一次线上会是在2月6日由北京医学会组织的,既是任务,也是责任,讲的内容是:非常时期,什么情况下来急诊?虽然有四十万的在线听众,但在心里还是有抵触。之后对一些线上会的邀请,就采取了推辞。一是有工作要忙,二是对线上一些技术环节不熟悉,嫌麻烦,三是在疫情下看看书,写写文章更适合我。


随着疫情的遥遥无期,复工复产越来越紧迫,学术交流和疫情经验的分享也不能无休止的等待。往年春节过后线下的学术会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可拿现在疫情的形式分析,要开以往规模的线下学术会,至少要推到半年以后了。医学知识需要更新,观点需要碰撞,疫情的实时动态需要分析、总结,但防疫又不能停留在口头,所以线上会适应也得做,不适应要学会适应也得做。


4月份过后,无论是观念转变了,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参加了几场线上学术会、研究生答辩会和即将开始的线上读书会。慢慢对线上会议有了一些感觉。通过电脑和手机下载会议软件,按照不复杂的步骤进入线上会场,开启镜头、话筒,通过简单的调试,就可以开始视频交流了。这也改变了之前认为线上操作繁琐、复杂,对于我这样没有好奇心的人很难胜任的观点。以前线上讲话会有延迟,声音断断续续,影响交流效果。这次参加的几场线上活动,很少出现这样的技术问题,也增加了我对线上会议的认可度。另外在办公室和家里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开会,没有了舟车劳顿,没有了会后的应酬,节省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Mikael Kristenson © Unsplash


当然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会议,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达到会议的预期。既不要走过场,也不要跟风、随大流。从这几次参加的线上会来看,针对性很强,直奔主题,没有絮絮叨叨的题外话。参会者都是有备而来,有兴趣而来,就问题谈问题。每次会议结束后,据主办方回馈,听众的反响都不错。可能的原因,讲的话题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不容易跑偏;再有疫情下的医疗,对谁都新,好奇心强;另外疫情也给讲者有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时间,不是仓促上马。要是线上会照这样发展下去,有质量、有需求、有效率,又方便,一定会有无限的生命力。


可回过头来说,线上课一旦不分青红皂白,纷纷上马,好大喜功,讲者疲于应付,即使线上课有再多的优势,也会把一出好戏演砸。做事不是在多,而是在精;不是在他做我也做,而是在做的有没有特色。炒冷饭的会,怎么做,都是浪费时间,消耗资源。


疫情下给了线上会一个好的发展空间,虽然早晚线上会都会有一席之地,只是今天让人们从另一个视角看到了线上会的优势,除了信息交流外,那就是卫生环保。人与人之间没有接触,让任何传染病都没有可乘之机;少了各种纸质宣传材料、资料袋在线下会议的随意丢弃,无疑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环保作用。当然会议的投入成本线上和线下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少花钱多干事,应该是线上会的口号。


有了线上课,是否线下课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当然不是这样。只是现阶段在疫情期间,不能用大规模的线下课作为学术交流方式。其实线下课的许多优点也不是线上课可以取而代之的,如同去了颐和园,是不是故宫就可以不去了?虽然都是旅游景点,风格不一样,内容不一样,收获自然也一定不一样。


此次疫情给这个世界,给生活在此刻的人们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没有一个是局外人。疫情什么时候过去?疫情是否成为常态?现在没有人能回答。人类也不能因为这次疫情,从生活到工作按下暂停键后再也不恢复了。所以疫情下的思考、反思一刻也不能停,要想办法寻找一切机会让人类重新拥抱这个世界。我想此时的线上学术会就是这样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