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洁 1,张秀琢 1,杨骏 2


(1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合肥 230041;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合肥 230038)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病;艾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本病传染性强、人传人,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 15 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其中 7 例采用艾灸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 例患者均为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患者,其中男 4 例,女 3 例;年龄最小 31 岁, 最大 52 岁,平均(39±9)岁;病程最短 5 d,最长

23 d,平均(14.9±6.2)d。均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 2020 年 1 月 27 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1]中新冠肺炎普通型的诊断: 主要症状为咳嗽、乏力、发热,胸部 CT 提示磨玻璃样变,2 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2 治疗方法


7 例患者均在抗病毒、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以及中药清肺排毒基础上辅以艾灸治疗。参照中国针灸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

(第一版)》[2],主穴:神阙、足三里、合谷、太冲。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穴位,采用 18 mm×200 mm 清艾条(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批号:20160825),点燃艾条,于距离穴位皮肤 2~3 cm处悬灸,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为度,灸至皮肤局部出现红晕,合谷、太冲温和灸 15 min,足三里温和灸 10 min;清艾条插入温灸盒(蕲春楚天养生堂蕲艾制品有限公司,批号:20180516)内,将温灸盒置于神阙之上,灸 15 min。上午、下午各治疗 1 次,10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随症加减穴位,乏力加关元、气海,咳嗽、胸闷加列缺、肺俞。


3 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计 3 例;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计 4 例,有效率为100%。(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闷、乏力、咽痛、腹泻、咳痰等,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


Photo by Anna Shvets from Pexels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31 岁,因“发热 5 d”于 2020 年 2 月6 日收入院。现病史:2020 年 2 月 1 日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 38.0 ℃,乏力,肌肉酸痛,胸闷,有少许咳嗽咳痰,痰色黄,咽干,无气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鼻塞流涕,遂就诊我院发热门诊。查胸部 CT 示两肺磨玻璃样炎性改变,收治感染科隔离病房。查体:体温 36.9 ℃,心率 81 次/min,呼吸 19 次/min,血压 126/74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2)98%(非吸氧条件)。刻下症: 畏寒、发热、乏力、咳嗽伴少许黄痰、胸闷、肌肉酸痛,舌淡紫,苔白腻,脉细滑。2 月 7 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 5.4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55.4%、淋巴细胞计数(LY)1.75×109/L;生化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4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6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82 U/L。


西医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普通型);中医诊断:寒湿疫(邪犯肺卫)。


治疗方案: 1. 西医治疗:干扰素α1β 500 万 U,雾化吸入,每日 2 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每次 2 粒,每日 2 次;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维生素 C 注射液 2 g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0.9%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还原型谷胱甘肽 1.8 g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2.中医治疗:清肺排毒汤口服,每日 1 剂,组方:麻黄 9 g、炙甘草 6 g、杏仁 9 g、生石膏 15 g(先煎)、桂枝 9 g、泽泻 9 g、猪苓 9 g、白术 9 g、茯苓 15 g、柴胡 16 g、黄芩 6 g、姜半夏 9 g、生姜 9 g、紫菀 9 g、冬花 9 g、射干 9 g、细辛 6 g、山药 12 g、枳实6 g、陈皮 6 g、藿香 9 g;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喜炎平注射液 200 mg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2020 年2 月 13 日体温降至 36.4 ℃,但仍诉有乏力、肌肉酸痛不适,偶有干咳,舌淡紫、苔白腻,脉细滑。


予艾灸治疗,取穴:神阙、足三里、合谷、太冲、关元、气海。神阙采用温灸盒,余穴采用清艾条温和灸。2020 年2 月 16 日诉艾灸治疗后乏力、肌肉酸痛明显缓解, 偶有咳嗽,舌淡紫、苔薄腻,脉细滑。加用肺俞、列缺,清艾条温和灸 15 min,余穴同前。2020 年 2 月21 日咳嗽症状消失,时有乏力、肌肉酸痛,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滑。


复查血常规示:WBC 7.42×109/L、 NEUT% 67.2%、LY 1.76×109/L;复查胸部 CT 示:1.右肺中叶、两肺下叶背段及左肺下叶外侧基底段小结节 2.双侧胸膜局部稍增厚。病情较为平稳,各项症状均好转,艾灸治疗取穴减肺俞、列缺,余穴位同前。2020 年 2 月 24 日诸症皆除,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予医嘱离院。嘱其出院后居家继续行艾条灸治疗,参 照《中国针灸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2]关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方法,穴取大椎、中脘、上脘、足三里、孔最。2020 年 3 月 2 日及 3 月 9 日行电话随访,患者居家隔离期间自行艾灸治疗,未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


5 体会


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疫疠”范畴,中医用艾灸防治疫病由来已久,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亦描述:“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著人。”有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以寒湿为主的“寒湿疫”[4],而艾灸可起到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本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部分伴有肌肉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且上述症状经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艾灸干预介入后取得满意疗效。


典型案例患者经中、西药综合治疗后发热好转, 但乏力、肌肉酸痛改善不明显,且偶有干咳。《素问·痿论》云:“脾主身之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亦云:“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四肢肌肉酸痛、全身乏力与脾胃受损、无法转输津液水谷,四肢肌肉不能禀水谷气而生有关[5]。寒湿之邪困脾,阳气不得外越,邪正相交,故而周身肌肉酸痛,艾灸治疗选择神阙、足三里、合谷、太冲、列缺、关元、气海。合谷、太冲灸之可散寒通络、活血行气。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灸之可温中健脾燥湿;又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可益气补血壮体。灸神阙可温化寒湿、和胃理肠止泻。列缺为肺经络穴,可止咳平喘,亦有联络大肠经、联通任脉的作用,与神阙、关元、气海共同通任脉经气, 调理中焦、下焦。诸穴合用,可达肺脾同治之效。治疗后患者乏力、肌肉酸痛症状得到改善,但仍偶有咳嗽,故加用双侧肺俞以增强止咳之功。康复后嘱患者居家艾灸,穴取大椎、中脘、上脘、足三里、孔最。大椎属督脉,为三阳、督脉之会,而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里,艾灸本穴可清阳明之里、启太阳之开、和少阳之枢,通阳气以散寒,激发统摄全身阳气; 足三里为多气多血之穴,灸之可强壮身体,健脾温经; 上脘、中脘可理上焦中焦之气,合用可和胃宁心、宽胸理气;孔最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是肺经脉气所发、经气深聚之处,故能宣肺益气止咳。诸穴合用可恢复肺脾功能,增强人体正气,预防病情复发。


笔者团队观察到,对于乏力、肌肉酸痛等反复迁延的临床症状,艾灸治疗能获得较好疗效,标能改善症状,本能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达到防疫治疫的目的。艾灸操作简单、无创,患者易于接受,治疗后患者普遍认为情绪得到舒缓,精神得以放松,出院之后也愿意积极展开居家自行灸疗。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艾灸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EB/OL]. (2020-01-27) [2020-02-28]. http://ww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0-01/28/5472673/files/0f96c10cc09d4d36a 6f9a9f0b42d972b.pdf.

[2]中国针灸学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 [EB/OL]. (2020-02-09) [2020-02-28].http://www.caam.cn/article/218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76-78.

[4]范逸品, 王燕平, 张华敏, 等.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J/OL].中医杂志. (2020-02-06) [2020-02-0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66.R.20200206.1519.007.html.

[5]杨道文, 李得民, 晁恩祥, 等.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因病机的思考[J]. 中医杂志, 2020, 61(7): 557-560.


发表于中国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