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0岁的时候,我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参加了卫健委组织的“守护人民健康,决胜全民小康”主题演讲比赛。经过预赛、决赛,幸运地获得了二等奖。这样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北京市卫健委的18人宣讲团。



宣讲团的任务是要到卫健委直属的医院去做宣讲活动,它要求团员突出2020年“守护人民健康,决胜全民小康”的主题。与之前的演讲比赛不同,宣讲不再是比拼个人演讲能力的高低,而是要让故事真实感人,情深意切,朴实无华,经得起推敲和回味。所以,卫健委宣传处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每一位宣讲员的稿子进行一对一的打磨。一字一句的斟酌,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修改,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在这里没有人情世故,没有官大官小,更不能倚老卖老,有的就是过硬的内容。我的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开始宣讲的最后两天才有了最后成型的结果。


我被分配到了宣讲团的一分团,人员8位,来自6家医院,4男4女,比例合适。年龄从60后,70后,80后,90后没有断档。从事的职业有医生、护士,也有技师,宣传干事,涵盖了医院各个岗位。宣讲的内容,既有新冠疫情中武汉的勇于牺牲,也有小汤山的奋勇向前;既有扶贫下乡帮扶的感动,也有为冬奥医疗保障的不畏艰辛;既有在医疗一线坚守的永不放弃,也有为血液采集四处奔忙的身影。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组合堪称完美,无一遗漏。这也就预示着我们一分团,在这次宣讲的活动一开始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9月14日是我们连续5天宣讲活动的第一站。地点是积水潭医院4楼报告厅,这里也是我的主场。4楼报告厅不知来了多少次,有时站在台上讲,更多的时候是坐在台下听。我们这次演讲比赛的赛前准备都安排在这里,可以算是轻车熟路了。要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确实比其他人有优势。但今天作为宣讲员的身份站在这里,对我们8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不需要一决雌雄,可紧张是人的本性,我也不例外,而且这也是我改稿子后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去讲,底气不是很足。


宣讲活动2点准时开始,我是第3个登场。上台一看,台下来了那么多人,座位几乎坐满了。前两位宣讲者发挥的不错,故事也感人至深,赢得了大家一致的掌声。我站在台上,略微平复了一下紧张的情绪。挺起胸,仰起头,两眼平视前方,说出了“大家好”三个字。接着就是凭着记忆,一段一段说起我的“60岁的责任与担当”。7分钟的宣讲,时间不长,但要饱含深情,语言流畅,没有忘词,没有失误的停顿把故事讲完,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最怕出现不该有的停顿,这应该是宣讲中最明显的忌讳。还好第一次宣讲虽有忘词,我都一带而过,没有对情绪产生影响。结尾的几个排比句,本来在修改时,有些专家建议去掉,我们医院宣教中心的梁主任强烈建议保留。最后看来,这5个排比句对整个宣讲稿还是给了很大力度的支撑。宣讲结束,专程来指导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播音员季老师,对我的宣讲进行了点评,有些字发音不准确,朗诵的成分多了一些,其他表现还不错。对于我这样一位演讲的门外汉,在这个年龄登台挑战自己,我感觉自己还是挺有勇气的。所以,任何点滴成绩,对我都是一件欣慰的事,也都是激励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次日的宣讲地点是在航空总医院,怕路上堵车,我很早就到了这里。礼堂静悄悄,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我把PPT拷完,就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默默背着宣讲稿。这些天实在抽不出时间,不能把宣讲稿反复记忆。利用这1个多小时难得的时间,边休息,边给自己加一个小灶。1点半以后人陆续多了起来,宣讲团的其他团员和听会的医务人员三两成群地进入了会场。航空总医院非常重视这次宣讲活动,在医院大门外的广告屏上也打出了欢迎宣讲团来医院宣讲的提示语。院长,书记亲自坐镇,报告厅被挤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站着的医务人员。这种热烈的场面,对每一位宣讲员也是一种激励,大家情绪饱满,临场超水平发挥,不仅故事讲的真真切切,而且没有出现大的瑕疵。我还是第3个出场,受到大家情绪的渲染,我也很快进入状态,一时忘记了心里的紧张,尽量把故事讲的声情并茂,尽可能把昨天季老师指出的问题小心避免。当听到台下的听众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知道今天的宣讲应该是中规中矩,没有失误。宣讲结束,院领导给每一位宣讲员送上了鲜花,这也是此次宣讲以来我们获得的最高礼仪。它表达了院方对此次宣讲活动的重视,也是院方对每一位宣讲员亲历真实感人故事的一种尊重和认可。


第三天来到了朝阳医院,作为第三场的宣讲活动地点。有了前两场的历练,感觉渐入佳境,其实就是稿子记得熟了一些。我在朝阳医院急诊科有很多熟悉的同仁,有些同仁也前来捧场。在朝阳医院的宣讲,应该是院班子成员出席最多的一次,一共有5位院级领导参加。童朝晖是朝阳医院的副院长,呼吸危重症专家,之前与他相识,在这次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重症八仙”,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他院级领导听说过名字,但一个都不认识。2点半宣讲准时开始,今天调整了宣讲的顺序,我第4个讲。有了当初决赛第一个出场的经历,现在对于排在第几个讲,都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所以,今天宣讲的感觉和昨天差不多,情绪依旧挺饱满,没有出现大的差错。


刚讲完回到座位上,前来捧场的急诊科何主任,就给我发来他刚录下的视频。一会一位已经调离朝阳医院的急诊医生也给我发来一张宣讲时候的照片,我挺奇怪,一问,原来是他在朝阳医院工作的爱人照的。看来朝阳医院的急诊同仁对我还不错,一下子让我没有了陌生感。其他宣讲员发挥的也很稳定,第三站宣讲圆满收官。宣讲结束,宣讲员们也成了追星族,纷纷和童朝晖院长合影留念。我也不能免俗,跟童院长打过招呼后,让摄影老师给我们照了合影。


马不停蹄的第四站宣讲是在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虽然它不是一家医院,但比医院还重要,没有了它,医院将不能正常运行。我们都知道,血液是人的生命线,人要是没了血液,生命将不复存在。所以,血液中心的重要性,没有任何医疗机构能取代。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里,记得2003年晋升正高级职称答辩就在这里,可以说这是我的福地。到了会场,发现主持会议的郭副书记曾经是我的同事;工会苏主席,曾做过我病人的家属。熟悉的地点,熟悉的人,感觉自己好像是在主场宣讲。这次我的出场顺序排在了第五位,今天又把段老师请来为我们照相。可能是太放松了,太想表现好一些了,反而注意力不集中了。从演讲比赛到宣讲以来未曾有过的忘词、卡壳,在第四场宣讲中出现了。虽然很快调整好,可不能不是一个大遗憾。最后在总结会上,卫健委的张老师说,这场发挥的不好。段老师说的更直白,你的表现和平常不一样,人缺乏动作,僵硬地站在台上,应该是今天几个人中最不好的。


第五场,也是我们一分团的最后一次宣讲活动,安排在了北京同仁医院。这一天我也比较繁忙,要做的事情不少,中午12点要先在医院的官网做一期1个小时的科普节目,这也是医院宣教中心第一次做这个节目,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好好准备。晚上7点还有一场线上学术会,要把病例熟悉一下。所以这一天满脑子都是要记忆的事,更因为昨天宣讲的失误,不能在今天最后一次宣讲活动中再次出现,又使我无形中增加了压力。我抽出上午不多的时间,把宣讲稿子在办公室对着镜子,反复演练了几遍,同时听从了段老师的建议,比前四场增加了手势,以加强宣讲的画面感。


有时,痛下决心,放手最后一搏,却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宣讲团的其他成员可能都有我这个想法,也就是不想在最后一次宣讲中给自己留有遗憾。我第6个出场,前5位宣讲员都超水平发挥,没有出现失误,顺利地完成宣讲。受到他们实际行动的激励,我也是充满自信,一鼓作气,比较流畅地完成了这最后一次宣讲。回到座位上,我长长舒了一口气,5天的坚持,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交待了。在随后的总结会上,此次带队的柴处长对今天每一位团员的表现都给出了满意的评价。


在填写团员反馈表上,我是这样写的“作为年岁最大的一名宣讲员,参加了至今安排的全部宣讲活动。不仅是为了展示自己,更是从每一次宣讲中体验到了心灵深处的触动。宣讲不同于临床工作,它是对医学技术的反思,是对医学初心的思考,是培养医学情怀的摇篮,更是对医学人文的升华。感谢这次宣讲活动又给我这位老医生重新认识自我,重拾自信的一个大好时机。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我将老当益壮,把医学的责任与担当发扬光大。”


回想这几个月,我从一名演讲小白,慢慢能够自信地站在宣讲台上,展现医学技术之外,一名临床医生应该有的另一面,也就是对医学和生命的敬畏。特别是在这5天密集的宣讲中,看到、听到、感受到其他宣讲员令人动情的故事,他们展示的医者的仁心仁爱,也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教育。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医院,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年岁也存在差异,但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医者仁心,都有对患者坚持不放弃的义务和责任。


可以说,我们团的8位宣讲员各自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了8个感人的故事,给与会者带来了发自内心的感动。


武连哲,90后,来自北京儿童医院,她讲述的题目是“‘贾立群’B超到了西藏”;


刘继星,80后,来自北京胸科医院,他讲述的题目是“我的‘抗疫家庭’”;


米振兴,80后,来自红十字血液中心,他讲述的题目是“成分献血 你我同行”;


宫小飞,80后,来自北京同仁医院,她讲述的题目是“‘前浪’‘后浪’再战小汤山”;


孙旭,80后,和我来自同一个医院,他讲述的题目是“海坨之巅的生命守护”;


李艳兵,70后,来自北京朝阳医院,她讲述的题目是“疫情中29次除颤”;


王东杰,70后,来自航空总医院,她讲述的题目是“为了敖汉人的笑容”;


我,60后,讲述的题目跟我年龄有关“60岁的责任与担当”。



短短5天的时间,宣讲强度挺大,几乎没有休闲的时间,但对于宣讲团员们之间的相处,却是短而又短。彼此一致的价值观,共同一致的目标,让大家相处地其乐融融,无话不说,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没有想到在60岁的时候,又让我在一个不是很熟练的领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空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医学是人学,那也就是在药物和手术之外,所有与疾病相关的领域都可以归纳到医学当中来,如哲学、文学、历史、自然、艺术等等。所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在医学技术上达到炉火纯青,更需要在人性的修养上登峰造极。这就要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尽量要做到心智出众、学养深厚、心性良善、追求卓越、工作不辞辛苦、自律节制。这也是当年希波克拉底为医生定的入门门槛。


讲述医学中感人的故事,既是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能力和责任,也是提升和培养医务工作者心智出众、心性良善、追求卓越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我这段不是很长的宣讲员经历中,让我感受到: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医学的最终结局不是药物和手术刀,而是关爱与陪伴。


人天生就会讲述,人通过讲述表达喜怒哀乐,人通过讲述传达爱的温度,人通过讲述疗愈心中的悲苦,人通过讲述唤醒孤独和寂寞。所以我作为一名宣讲员是快乐的、充实的、有责任感的,是不辱医学使命的。我不后悔今天的选择,更不后悔在这5天与医学同仁们分享那些触及心灵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