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二、悲悯
意思是哀伤而同情。其中,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甚至可怜,它折射出的是一种情怀。
得病从来不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人间最惧怕的两件事:一是生病,二是死亡。特别是在急诊,许多病都是突发而来,心理上毫无准备,犹如晴天霹雳。所以得病的人除了躯体的痛,就是在心理上产生的巨大负担。不同的人对疾病产生的负担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担忧、恐惧、难为情、抵触、需要关注等。看似这些都与疾病本身无关,实际在临床工作中你会发现,每一个表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走向,也决定着病人对医者的依从性。如果医生只是就事说事,就病谈病,忽视了左右疾病预后的心理负担,就会造成病人觉得医生太冷漠,医生也感觉好心没有得到病人的好报。医患本应是在同一条道上跑的车,却让人感觉走的不是一条路。
人是情感动物,如同吃饭、睡觉,不能一时一刻疏忽情感的话题。得病虽是躯体的事情,但不约而同地会使情感脆弱和敏感。外人,特别是医者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病人过度的解读,有时往好,有时往坏。所以,不论是家属,还是医者都应与病人感同身受。不要抽离于病人的情感之外,对病人指点江山。
在急诊老年病人很多,因为我们医院的骨科比较有特色,这几年我们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的绿色通道。从病人接诊,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康复都做到了无缝隙衔接。老年人最怕髋部骨折,骨折后会带来疼痛,不能活动,但最让病人揪心的是给子女添了麻烦,有一种负罪感;另外骨折改变了生活习惯,担心以后走不了路了,人也就废了。所以老年人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心理压力都不小,唉声叹气,自责,不思饮食。作为年轻的急诊医生,如果不了解老人的心思,没有悲悯的情怀,再多说几句可怕的并发症,不但没给病人解除病痛,反而帮了倒忙。
悲悯也是在叙事医学中谈到的同理心,就是只有理解了病人如何饱受病魔的折磨,医生才能对病人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但是这需要医生进入病人的世界(哪怕只是通过想象力),并从病人的角度看待和理解这些世界。悲悯是天性的一部分,医者的悲悯一定会在与病人朝夕相处中升华。病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像,没有人不得病,更没有人长命百岁。医学给医者带来的益处,除了是一种谋生手段外,就是在病人的痛苦中,体验到关爱的无所不能;也会发现站在病人的角度所思、所想能更加身临其境地展现医者的情商和悲悯的情怀。
悲悯不是怜悯,也不是同情,更不是可怜。它是以不牺牲病人的自尊心,与病人平等相处为前提,医者施以病人的理解和尽其所能的帮助。所以每一次在看这些老年髋部骨折的病人时,我都让他们先消除来自内心的自责,谁都不想得病,年纪大了谁都会有闪失,骨折不是人的错,是自然规律导致的衰老。人只有心理没有障碍,彼此沟通才能做到平等,没有隔阂。
有人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和悲悯。我想这句话,对于一名医学生和一名临床医生再适合不过了。知识可以有盲区,爱和悲悯一定要无处不在。
(未完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