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变成黑夜。医学是关乎人的学问,人与人相处第一是理解,升华就是爱。病人是特殊群体,疾病的痛苦,内心的压力,无疑使病人比生命任何阶段都需要被理解,渴望被关爱。梵高讲: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工作的急诊科,一部分病人是急危重症,一部分是老年多器官衰竭的病人,还有一部分是癌症晚期和终末期的病人。虽然医学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新的药物,也有了不少救治的技术。但许多时候技术和药物,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能长久持续的。当看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由于医学技术的无奈,将要饱尝痛苦,面临死亡,作为一名医者此时此刻我们能够给予病人的应该是什么?


Johann Siemens © Unsplash


查房见到了一位25岁的女病人,因为胃癌晚期出现了全身转移,不能吃喝,浑身疼痛来到了急诊。了解了病人的情况,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刚刚准备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胃癌,进一步检查已出现了肝脏的转移。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宣告了疾病的死期。病人脸色非常不好,瘦弱,皮肤没有光泽。也许是疾病的折磨,人看上去也是疲惫不堪。与病人对话的时候,病人强打着精神,礼貌地回答我的问题。离开病人的时候,她还不忘记对我说:谢谢!短短数分钟的交谈,我已经没有什么疾病术语和治疗决策与病人分享,在内心涌动的就是如何把我的关爱传递给她。因为在此时,也只有爱能抚慰医学对疾病的无奈。


我增加了对她的查房频度,虽然不会对疾病的治疗发表长篇大论,估计在病人心里也认识到了这些不过是老生常谈。我更多的是抚摸一下她的肩,拉拉她的手,用眼神表达我对她的关爱,当然也不忘对她说一些温暖的话语,同时安慰一下陪护她的母亲。每次查完房我都会叮嘱护士,对病人的操作尽量的轻柔,对病人的需求,要有求必应,不要由于我们的疏忽再给病人躯体造成无谓的痛苦。如果比起那些整齐划一的治疗方案,我所做的算不上高大上的技术活,但却是一名医者发自内心,尽其所能,在病人的生命最后一程给予不能缺失的来自人性的爱。


说到医学中不能缺少的爱,不是光指对于那些癌症晚期病人,也不是只对那些医学技术束手无策的病人。医学的爱自古就有,医学的大爱是衡量杰出与平庸的风水岭。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故事,验证一下爱在医学中的位置,爱在病人中的分量,爱成就医者的伟大。


一、希波克拉底

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位医生都不陌生,他被誉为西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年代距今有两千多年,虽说那个时候的医学远不如现在发达,但如果没有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出现,人类社会还不知道在神灵主宰下,借助超自然的力量面对疾病的挑战持续走多久。


希波克拉底医生使我们熟知的医学迈上了理性发展之路。其摒弃了迷信和巫术,致力于对无序的生命历程进行系统化的描述,并遵循一系列科学准则,即宣称医生的首要职责是对病人负责,并构成了指导医学思想后续发展的框架。


我们知道那时的药物,手术不像今天的医学开展的游刃有余。在希波克拉底医生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疾病不是某个时间点上发生某个单个事件的必然结果,而通常是许多事件的概率结果,每个事件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生物体,每个事件都产生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反应,这些事件的总和足以使病人感到不适,从而被诊断疾病……没有单一疾病本身,有的只是生病的人。所以医学几乎没有确定性,医学是艺术的。医学艺术的基本原则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稳定性,医生的治疗方向是恢复病人的原始状态和抵抗力,并重建病人与周围环境的适当关系。


英文单词“病人”,其印欧语词根是与“同情心”的词根一致的。要救治病人,就应当有同情心;还需要有道德想象,就是说,要具体地去关心与理解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哪里有人性之爱,哪里就有治疗”。由于年代久远,历史没有记载希波克拉底如何怀揣大爱之心,治疗病人的具体故事。但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就能看出这位西医学之父所表现出对病人的大爱:无论身处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略行为,尤不做诱奸之事。


二、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现代护理学校的创办人、医院管理改革家、护理学教育家和慈善家。众多光环集一身,看似很让人羡慕。但这一切的获得,在她那个年代,对一位来自富裕家庭的女性,是需要吃多大的苦?承受被多少人的不理解?放弃多少别人求之不得的安逸与享乐生活?特别是发生在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南丁格尔不顾世俗的偏见,不顾父母的激烈反对,带领38名护士抵达战争的前线,开展对伤病员的医疗救护工作。当时的战地医院管理混乱,歧视女性,但她极力排除军中各种偏见和困难,为伤员解决用具、药品和食物短缺的困难,精心照顾伤病员,使战地医院状况大为改观,伤病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她亲自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们亲切称她为“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照顾病人是无微不至的,她说:“记住病人是羞于发问的。一定要护士守在身边,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一定要呆在病人的身边,减轻病人的忧虑。”一位曾经与南丁格尔一起查房的护士是这样写的: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这是难以忘怀的。在我们慢慢走时,一片静悄悄的;这些深深痛苦的人们没有呻吟,没有喊叫。到处是忽隐忽现的灯光,南丁格尔手提着油灯,当她俯身查看任何病人时,就放下灯笼。我必须承认,我羡慕她对待病人的态度——是那么温柔,那么亲切。一位接受过南丁格尔护理的士兵说到:她对一个人讲话时,会对更多的人点头微笑;你知道,她不可能跟所有人讲话,我们成百成千地躺在那儿;我们能够吻她的影子。影子落在枕头上,落到我们的头上,我们就满足了。


实际对于南丁格尔这位有着不缺金钱,不缺名望的家庭,自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聪颖,想干任何在当时看来体面、高贵、不被人非议的职业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正是她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对病患心存的大爱之心,让她排除各种艰难险阻,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一生投身到需要充满人性关爱的伟大医疗中。南丁格尔对病人的爱不是说说而已,她从内心深处想念那些有病的人、受苦受难的人和失去亲人的人。当她战后离开克里米亚时,她动情地写道:“啊,可怜的战士们,我是一个坏母亲。我回家了,把你们留在克里米亚坟场……6个月中,8个连队,光死于疾病的就占73%。现在谁能想到他们呢?”虽然南丁格尔带领的护士队在这次战役的救护中做出了杰出的成绩,但她仍愧疚于没能用她们的爱和能力来挽救那些死去的士兵。所以她没有接受人们为她举行的隆重的欢迎仪式,独自乔装打扮回到了李·赫斯特老家。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护士最重要的是献身精神、文雅举止、同情心、爱心和道德品德。


三、林巧稚

林巧稚是我国妇产科的引领者,从专业角度与她没有过多的交集;林巧稚1983年去世,那时我还没有从医学院毕业,这样在时间上与她也没有机会接触。可进入临床不久林巧稚这个名字,就慢慢让我们熟悉起来,我想之所以这样,更多的还是因为她作为一名医生时,与病人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在读了《林巧稚传》这本书后,让我对林巧稚这个人有了更加鲜活的了解。她在技术上的精湛不做过多的评述,因为有些医生也可以做到。真正这本书给我内心带来震撼和感动的是,林巧稚对病人的大爱之心。这种爱是来自骨子里的,是没有任何矫揉做作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是纯洁没有瑕疵的。当然林巧稚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为她提供了诚挚、爱心、坚韧、勤奋、无限信赖的精神资源。书中几个事例对我很有触动,这也是为什么说林巧稚为了事业,为了爱,成为了妇女和婴儿眼中的生命守护神。


协和妇产科主任马士敦是英国人,他在林巧稚还在妇产科实习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黑皮肤、大眼睛的福建姑娘。以他多年行医的经验,他相信,自己看到了一个好医生。林巧稚的工作耐心细致,心地善良纯真,对待病人温和而周到——即使这一切仅仅出于教养,也足以使人信任和感动。


林巧稚理解临产的女人,在这一时刻,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十分遥远,自己的身体显得异常陌生。赤裸裸的疼痛让人尊严全无,女人在这时的叫喊和愤怒,是源于无助和恐惧。每当这时候,林巧稚总是提醒产妇,尽可能在宫缩间歇完全放松。她教女人变腹部的深呼吸为胸腔的快速呼吸,帮她们按摩腿部和肩部缓解疼痛。


林巧稚认为,绝大多数产妇完全有能力自然分娩。她从不轻易为产妇做剖腹产手术,也反对轻易为病人做器官切除手术。在她眼里,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医生不能在治病时不顾病人的感受。医生所做的一切,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效果——仅仅治好了病,而病人却失去了和谐完整的生活。


一天中午,正该吃饭的时候,一位产妇有了阵痛。林巧稚来到产妇床前,为她做检查。产妇疼得紧了,没顾上吃的饭菜放在了床头柜上。林巧稚把护士长叫到一边,问道:“我看见她的菜碗里有鱼。怎么可以让她吃鱼?她疼成那样了,哪里顾得上择刺?你应该考虑到的。”林巧稚的批评轻声细语,却让护士长半天说不出话来。她对林巧稚对于产妇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感敬佩。她与林巧稚共事多年,亲历过许多生死危急的场面,唯独这件小事,她一生都不曾忘记。


门诊的开业,让林巧稚接触了北京城区的下层妇女,真正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她们的病拖得太久了。平日里,能拖就拖,能扛就扛,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就去药铺里抓两服药。她们许多人从没进过大医院,协和更是想都不敢想。而眼下,协和的大夫成了她们的街坊,说话和气、医术高明不说,光是挂号费,就比别的诊所少了整整两角钱。两角钱对她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那是一家人两天的窝头和咸菜。林巧稚总是一边给她们检查、治疗,一边轻声细语地告诉她们一些自我护理、自我保护的方法。这些女人这辈子也没得到过如此的体贴和关心,就连她们的母亲,也从没这样教过她们。


因为有爱,所以慈悲。邓颖超这样评价林巧稚:“林巧稚大夫不是一般大夫,她对病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患者和她在一起,就无条件地信任她,信赖她……”。


四、韦加宁

对韦加宁医生我比较熟悉,我们在一个医院,记得在临床实习的时候,曾听过韦大夫的查房,具体看的什么病例已经记不清楚了,但韦大夫和颜悦色,温文尔雅,对学生、对病人不急不躁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业后我留在了积水潭医院,不时会听到同事对韦大夫医术和服务态度的称赞,他们说:韦大夫没有架子,对熟悉的同事和不熟悉的同事都是有求必应,不管多忙也不拒绝。有一天没有跟韦大夫打招呼,带着一位病人直接去病房找他,虽然之前听过他的课,现在又是他的同事,其实韦大夫对我没什么印象。在查房间隙,韦大夫还是热情接待了我这位不速之客,详细地询问病人得病的来龙去脉,仔细地检查病人受伤的手。那时我还是一位小医生,看着韦大夫的问诊、查体,觉得与其他医生有很大的不一样,言语中没有一点大专家的居高临下,给予病人充分的尊重;给病人查体时,韦大夫小心翼翼,一丝不苟,没有因为马上要查房就把查体匆匆而过。事后病人激动地跟我说,今天真是太幸运了碰上韦大夫。得病后在不同的医院看了几位医生,问诊态度这么好,检查这么详细,韦大夫是第一人。


实际熟悉韦加宁的人提起他,都会禁不住这样感叹:“韦加宁,好人啊!” 韦加宁的一生是为爱而活着的——爱病人、爱家人、爱同事、爱生活……在4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韦加宁始终“把病人当亲人。”一次一位14岁手部外伤的病人需要紧急急诊手术,当臂丛麻醉后,病人因为紧张要小便,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不禁轻轻地动了一下。这个非常细微的动作被韦大夫看到了,他急忙问病人:“有什么事吗?感到哪儿不舒服?”病人说;“我想小便。”这时去厕所已经不可能了,韦大夫找来了一个空葡萄糖瓶子,帮病人接尿。病人太紧张半天没有尿出来,韦大夫就一直举着瓶子,耐心等待。小便后,韦大夫帮病人提好裤子,让病人躺好。看似一件不经意的小事,折射出的是韦大夫心中对病人的大爱。“人民的好医生”这份荣誉是对韦加宁最恰如其分的褒奖。


医院虽是技术的搏斗场,但更是爱与被爱的展示厅。人活着的本质就是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一定是少不了爱的存在的。病人是痛苦的,病人是离死亡最近的人,除了技术能让病人减轻痛苦,拉远与死亡的距离之外,唯有爱才能真正化解病人精神层面的痛苦,面对死亡乐观豁达,从而做到死而无憾。爱是相互的,爱别人,也会被别人爱,这就是宇宙的法则。爱与被爱,是权利,也是义务。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感受到幸福和温暖,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冰心老人的散文说得好: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