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医学案例与实践研修班》获批了202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今年的第一次课将在3月初开课,考虑疫情的影响,第一次课还是以线上的形式举办。来自国内在叙事医学领域做出诸多成绩的人文工作者、医院管理者、高校老师、心理专家、临床医务人员将作为本次线上课的授课老师。本次课程涵盖了叙事医学的理论、研究、实践和安定疗护等方方面面的话题。目的就是对叙事医学给予全方位的解读,以案例为依据,把叙事医学融入到临床工作情境中去。



叙事医学到中国已经有10年的时间,但被部分医务人员认知还是这几年的事情。为什么说部分,而不是广大医务人员,确实这一新生事物还没有形成人人皆知的规模。特别是把叙事医学的理念转换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的工具,目前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叙事医学从人的视角看待疾病,对每一位以生物学模式培养的医生来说还存在着巨大认知差距。


叙事医学的实用价值,不在于多少人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也不在于把它的理论、概念背地多么滚瓜烂熟。叙事医学如果不让践行者从心灵层面受到启蒙,不能提升使用者的文化修养和价值理念,不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相互感染,并为之感动,叙事医学的各种功能都是徒劳的。


叙事医学有没有技巧,当然有,如注重关系,用好两个工具:细读和反思。这些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不了解,就不知道叙事医学从哪里入手。可仅有技巧,要说对于以技术见长的医生,那是如鱼得水。但在叙事医学的实践中,技巧不能升华思想,也很难带来彼此的真情互动,一句话:没有走心。所以技巧是叙事医学的辅助工具,成败不在于它。


医生这个职业太特殊,可以养家糊口,如果仅是把养家糊口作为唯一目的,真正的医生是做不成的。什么是真正的医生?先是具备做医生的潜质,如爱心、责任心、细心、同情心等,再加上后天在临床的摔打,精进治病救人的本领。潜质不具备,只修炼了后天的技术,到头来只能说是“匠人”,不是医生。叙事医学是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量身打造的,所以医生的潜质就是做叙事医学的潜质。


潜质这个词字面理解是:潜在的素质,潜在的能力、天赋。潜质又分为:生物学、智力型、意识性、发掘性潜质。有些与先天有关,有些受后天影响,还有些可以经过不断的教育培养。没有潜质学的东西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反之有潜质的人,如同心有灵犀一点通。学习叙事医学没有设定门槛,也无法设置门槛,它关乎的是文化、伦理、心灵和形而上的内容,没有量化标准,别人看不出来,许多时候自己也无从考量。看来只能由个人的潜质来决定了。


在叙事医学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对叙事医学潜质的验证有一定帮助。


1、对人善良。善良我认为是当医生的门槛,高过智商,高过SCI文章。


2、容易被病人打动。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对病人的坚强充满钦佩。


3、对病人的故事总有好奇心。临床的事情不仅仅是疾病,临床的兴趣来自不一样的病人。


4、对生命常思常想。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死亡没有公式,既珍贵,又神秘。它的珍贵没有价值,它的神秘找不到答案。只有在思绪中找到生命形而上的感觉。


5、博览群书。人生的幸福不仅是生活的富足,还要有精神层面的充实。精神需要文化滋养,文化来自于对万物的了解。人的视野很局限,生命的时长就那么几十年,只有多读书,读经典,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补足精神世界的空虚。


6、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能放下自我,不会纠结,培养包容心。


7、用文字表达内心。说是一种表达,写也是一种表达。但写的表达更有深度,文字让内心的思考在写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医生写不是为了当作家,可医生留下的临床点点滴滴对自己一生都是宝贵财富。


8、对细节的敏感。粗线条的医生,让病人心怀紧张、不踏实。不放过临床任何一个细节,不是婆婆妈妈,是医生的责任心和情怀,这些都可以在叙事医学中找到答案。


当然还可以再列出一些经验。总之,掌握任何一门学问,光有想法是不够的,成事的潜质一定要具备。当年想拿数学做职业的方向,想成为陈景润,在此也花了不少时间,结果高考数学成绩才50多分。潜质看似形而上,但具体起来又不是形而上。潜质更像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天时地利,就会花开满园。


接触叙事医学4年了,读了2本书,一本是《叙事医学:讲述疾病的故事》,另一本是《叙事医学的原则与实践》,基本了解了瑞塔·卡伦心目中的叙事医学。任何事情光有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叙事医学的最终目标是临床落地。理论到实践,潜质是桥梁、是纽带。没有潜质,理论指导实践就会磕磕绊绊;失去了理论的实践,犹如盲人摸象,没有目标,没有定位。 


急诊医学注重于人的整体,特别是危重症,是多器官之间的联动,有主动、有被动;有躯体,有精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冰山上的一角,就会把急诊医生带进诊断和治疗的死胡同。所以急诊医生要有大局观,牢牢把握生命第一,疾病第二。叙事医学也是从人的角度阐释生命与疾病的关系,这里的生命是精神,这里的疾病是躯体。不能有了躯体,忘记了精神。这样看来叙事医学的潜质,与急诊医学有些是不谋而合,都是生命至上,人是主体。


所以,作为一名急诊医生从事叙事医学会有一些先天的优势,立足于人,立足于生死。没有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空谈急诊医生这个职业,没有任何意义。而在生老病死这个话题上只求得技术上的精进,又非常不现实。只有技术上强,叙事医学到位,也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急诊医生,才能游刃有余地游走在临床医学的海洋中,才能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大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