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回龙观院区急诊查房,没有料到科室的同事很给力,到了抢救室一看,十几个病人的病情经过治疗,基本都稳定。如果再做一些医疗决策,就有些画蛇添足,留给我的活,看来就只能和病人话聊一下了。


Pexels © Nacho Juárez


第一个聊天的病人正在喝粥,60多岁,坐在床上,气色、精神都不错。一问是因为头天在吃饭中,突然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被家人送到了急诊。病人久居昆明,几天前来京看儿子。平素有高血压,按时服药,血压控制的不错,也注意运动,生活起居都很规律。4个月前曾经有过突发头晕,站立不稳,后来抱着一棵树,才没有摔倒。很快症状就消失了,也没有再看医生。


我问他:“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他说:“没有什么症状了。就是抢救室太乱,躺的这张床有些窄,不舒服。能不能换一个地方?”

我知道这是一个神经科的病人,经过溶栓治疗,病情趋于稳定了。

我说:“之前把您放在抢救室,是因为病情急,以抢救为主。现在经过及时的治疗,病情稳定了,可以给您换一个地方。”

病人边喝粥,边高兴地说:“谢谢!”    


看到我和这个病人聊的挺欢,旁边床的病人也把耳朵凑了过来。我转过身问这位病人,怎么不好来的急诊?他告诉我是便血来的。病人比我大一岁,第二次消化道出血,之前一直口服阿司匹林,估计就是它惹的祸。我原以为病人就是高血压、冠心病,平常需要阿司匹林治疗。一问病人有什么病?没想到病人说:“我什么病都有了,还有肿瘤。”


我说:“什么肿瘤?”

他说:“十几年前得了肾癌,切除了。”

我说:“没有转移吧?”

他说:“有,转到了胰腺,外科医生还给做了库珀手术。但医生说我现在肿瘤已经算治愈了。”说到这里,病人脸上都是笑容。

我说:“您太幸运了,这是死里逃生啊。”

他说:“是呀,现在可在意身体了,我要好好活着。”

我看了一下病人的手指有些发黄,我就把他的手举了起来。问他:“抽咽吧。”

病人说:“是。”

我又问:“抽多少?”

他说:“一天不到一盒烟。”

我说:“太多了,能不能少抽点?”

他说:“可以。”

我接着他之前的话说:“既然我们珍惜这条捡回来的命,那就一定好好活着,烟对身体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先少抽一些,以后就戒了吧。”

病人认可地点点头。


第三个病人是带着无创呼吸机的女病人,60多岁,睁着眼,平躺着,病情比较平静。值班医生告诉我,病人是个老慢支,平常在家就使用呼吸机。我问病人什么时候有了喘憋这个毛病,病人因为带着面罩,能听见我说话,但我只能俯下身,把耳朵贴在面罩旁才能听清她说的话。病人老家在黑龙江,40岁左右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在不少地方看过,这些年病情还是有发展,好的时候,走上50米就需要停下来休息。现在儿子把她接到北京,避开了东北冬天的寒冷,情况有了好转。但居住的地方是没有电梯的6楼,还是给疾病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我问了一下主管医生病人这次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60mmHg,看着病人的表现结合化验指标,感觉病人这次的病情基本稳定了,治疗治疗就可以出院了。我叮嘱了一下病人尽量不要感冒,平常要规律吸药,定期到专科门诊看一下。


本来看完这个病人就去留观室看同学的父亲,不曾想一个病人大呼小叫,被束缚的手不停地拍打床挡。看了一眼病人,不像是疾病的难受,气力十足,超过了健康人。但想知道个究竟,就走到了病人的床前,问病人有什么事?病人说找他姐姐。


我说:“找姐姐干什么?”

他说:“让她给我买点肉。”

我说:“好,一会就告诉您姐姐一声。”


病人听完这话,情绪一下子就平静了,面部表情也表现的很松弛。我想病人是不是渴望说说话,聊聊天呀。接着问病人多大了?哪里的人?家住哪?有几个兄弟姐妹?虽然有的问题回答的有些含糊,但多数问题都是准确的。跟病人聊了一会天,很难想象他就是刚才那位拍打床挡有些躁狂的病人。来医院之前,病人一直在养老院,所以我能揣摩他的内心是孤独的。到医院检查发现血钠、氯都高,医学称为高渗,与吃喝不好有关系,那也就是说,病人平时的饮食状况也不佳。虽说病人80岁,但并不糊涂,想与人交流,想让人明白他的心思,想吃一些可口的食物。


刚出了抢救室的门,就被门外带无创呼吸机病人的儿子堵住了,向我了解他母亲的病情。还好我干了近20年的呼吸专科,加上又在床前跟病人有了过深的交流。对家属的疑惑、担心,尽我所能都给了事无巨细的解释。最后把病人回家的注意事项又做了反复的叮嘱。从家属的眼神,我知道这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也能看出我的话,不是在做无用功。


看的最后一位病人是被误传97岁的本科护士的爷爷。病人是因为胸痛先去了一家心脏专长的医院除外了心脏血管的问题,后来又出现了腹痛来到了我们急诊。病人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就收到了留观室。看病人的时候,正在侧卧着呼呼睡觉。病人高高大大,体型胖,口唇紫绀。做过呼吸科医生的直觉,第一眼就觉得病人有老慢支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病人很快醒了,我问病人肚子还疼不疼,病人说不太疼。


我说:“还有哪里不舒服?”

病人说:“没有哪里不舒服。”

看到病人的表现,我觉得现在可以聊天了。先是核实病人睡觉打鼾不打鼾,病人给了肯定的答复。接着问病人多大年岁了,病人说是91岁。

在场的主管医生说:“不是之前说的97岁吗?而且还听说少报了3岁,加上3岁,就是100岁了。”

病人没有否定主管医生的话,还是说:“我91岁。”

我说:“91岁也很棒了。”

我问病人以前做什么工作?他说是瓦工。

我说:“瓦工是体力活,要不您的身体这么好。几级瓦工呀?”

他说:“60岁的时候,我一天还能搬运2000块砖。”

确实这很形象地表达了病人平素好的身体状况,比我们认知的那些化验指标还具体。

我又问病人:“现在还抽烟吗?”

病人没有犹豫地说:“抽,一天一盒。”

我说家里还有其他人抽吗?

他说:“儿子抽。儿媳妇抽,孙媳妇有时也抽。”

我说:“他们是不是陪着您抽,让您高兴啊。”

病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也许是。”

最后我问病人吃的好吗?

他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吃。”

我说:“这就对了,正因为您能吃,才有了您今天这个年岁,以后还要吃好。”


跟几个病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有疾病的知识,也有家长里短;有理性和科学的思考,更有感性和情感的投入。时间过得很快,没有感受到在抢救室的紧张和压力,也没有困惑于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我聊的放松,病人聊的高兴。所以,看病要理性和感性并存。太理性,累;太感性,会有些虚无。如果能把二者合一,那就是珠联璧合,有1+1大于2的功效。既然医患双方都能获益,找到各自的平衡点,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