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急诊医生,自认为是好脾气,但也经常流露出各种情绪的失常:


1、辛辛苦苦为病人,却得不到理解,产生抱怨的情绪。

2、病人家属无缘无故骂了我,产生愤怒的情绪。

3、全力以赴抢救病人,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产生沮丧的情绪。

4、工作忙的团团转转,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产生厌倦的情绪。

5、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产生消极的情绪。

6、团队配合频频失误,产生烦躁的情绪。

7、领导指挥不当,产生失望的情绪。

……


当然还有各种情绪的失常,想必其他医务人员也会有。医务人员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


以往医学的培养模式,是因病成医。在医务人员眼里,疾病是最大的罪魁祸首,消除了疾病,也就成就了医学本身。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各种高大上的检查设备助力了众多疾病的发现,各式各样的治疗方法为无数疾病的救治带来了福音,可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医学成就中,病人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良好就医感受,医疗的从业者也没有在技术与疾病的博弈中获得必胜的信心。反而对职业的坚守,对工作的渴望,对自身价值的认同,越来越失去热情。曾经引以为骄傲,值得终身去探索的医学,也产生了若即若离的倦怠感。


Autumn Goodman © Unsplash


我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经历了40年的摸爬滚打,深深感悟到医学技术在医学的成就中不能小觑,看病治病是专业医务人员的本职工作,也是成为医者的最低门槛。但医学的本质不是病理的,不是疾病的;而是生理的,是人的。所以医学更像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正如叙事医学的倡导者丽塔·卡伦所提出的四个关系理论:医生与自己,医生与病人,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如果不能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医学的进步就会举步维艰。因为医学的主体是医者与患者,他们是人的关系,治病的好与不好,最终的评判者都是在人。


因为病人的出现,有了医生这个行业,虽然后者属于被动,但却在医疗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既是疾病的治愈者,更是病人床前的守护者、关爱者。在医疗行为中,医者的位置无人能替代。在病人眼里,医者是他们生命中的贵人;是他们健康身体的呵护者;是他们困惑无助的陪伴者。所以医学这个职业富于人性的敏感,使得医者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需要修炼做人的善良。医学的人学属性造就了医者的潜质与众不同,它们是大爱、悲悯、担当、奉献、求精、敬畏、谦逊、坚守的集合。当然人无完人,医者也是人,也具备天生的弱点。他们有喜怒哀乐,有烦恼痛苦,更有脆弱恐惧。诸多因素中,有些是能力的问题;有些是学习、实践不够;但更多是情绪管理的失控。哈佛大学曾针对人类自我情绪控制做过一项调查:在人生中,塑造成功、升迁与成就等积极结果的行为有80%以上是因为当事人拥有正确的情绪,而个人技术仅占到成功因素的15%。在医学这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未知因素多,涉及生死,工作富有挑战,成功与失败就是一念之差,就更需要情绪的把控。不夸张地说,控制了情绪就赢得了医者的未来,情绪失控就会走入失败的深渊。


情绪是指人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等;不能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憎恨等;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使人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和情感。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过:“生活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快乐的途径有两种:不断发现有限生命的快乐时光,并增加它;发现那些令自己不快乐的时光,并尽量减少它。”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意义,只有两个字——快乐。有了快乐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才能焕发活力,活力是一切工作和生活积极向上的源泉和力量。


Bruce Mars © Unsplash


不可否认情绪对个人生活以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医务工作者,但很少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来指导医务人员的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实际就是如何对情绪控制做到游刃有余,人们对情绪的控制力并不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与智商这一先天性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个人特质而言,情绪控制力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得到的。我们不要抱怨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变得成熟,如何获得平和的心态,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作为一名医者,我们不缺乏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与身处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恐惧的病人天天不期而遇的医生,我们不缺少悲悯的情怀,所以从现在开始,为了自己的快乐,为了病人的安心,医务人员要具备情绪的管理能力。


人类有九种基本的情绪:愉快、兴趣、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视和羞愧。愉快与兴趣是正面的,惊讶属于中性情绪,而剩余的六类情绪都是负面的。由于负面情绪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就进入了不良的情绪状态中。医者面对的病人是躯体的痛苦和心理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治疗又往往不尽如人意,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难看出,医者的情绪很容易摇摆在负面情绪这一方。负面情绪从来就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只能是雪上加霜,其一无法完全展示自我,其二临床思维上混乱盲从,其三行动上犹犹豫豫,其四细节上顾此失彼,其五决断上没有担当,其六工作上失去进取心,其七事业半途而废。本来职业规划上的一盘好棋,在负面情绪干扰下就会被走成一团糟。


每一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人人都会经历伤痛和挫折,这是人生中不可少的一环。快乐和沮丧在我们的人生中都会遇到,只是多与少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正经历的各种感受并不会同你所期望的那样强烈,一旦你有了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即使突发的情况也不会轻易地打倒你,当然你也不会在巨大的惊喜面前而失去理智,因为情绪控制力将会带领你迅速走向到正向看法中来。所以平衡的情绪将会让人充满力量,这个时候你会乐于付出努力,并会体贴他人,周到做事,此时你在平和的情绪中感受到了最宁静的人生,心中被爱与宁静所充满。反之,在情绪失衡时,你会否定一切。在这一时期中,你会感受到过大的压力、过度的恐惧,消极情绪和负面想法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让你体会到生而为人的痛苦与悲伤。


所以要有好的情绪控制力,就要把握好正面情绪的六个需求。


一、爱的需求。爱是感性的,人从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每一步都不能缺失爱,良好的情绪都需要爱的陪伴。英国诗人雪莱说:“爱的需求或力量一旦死去,人就成为一个活着的墓穴,苟延残喘的只是一副躯壳。”爱可以给我们力量,爱会使我们感到受重视和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来自他人的爱,没有来自另一个人的关怀,人的内心就会有巨大的空洞,充满了忧伤和孤独,最后人会产生厌世情绪。爱与被爱是互相的,都是世间最美好的感受。一位有爱心的人,一位被家庭和团队关爱的人,注定是幸福的、快乐的、情绪是可控的。


二、对安全感的渴求。心理学家荣格讲过: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安全感的定义是宽泛的。生活要有安全感,我们必须有足够的金钱来保证你当前和未来人生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自身的权利受到政府公正的保护,不受外来者不公的侵害;确定人生中不会有重大疾病或毁灭性的灾难;身边总有人能帮助你度过困境。实际不光人需要安全感,动物也需要安全感。只有在确立了安全感后,人的情绪才不会焦虑,才不会恐惧,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忧无虑。


三、表现创造力的需求。任何人,如果不能在生活或工作时表现得有建设性的话,就不能够拥有真正的内心宁静。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融入到这变化和富有竞争的社会,成为万千世界的一部分。这种表现自我创造力的愿望如果迟迟不付诸于行动,就会转变成越来越令人不快的、扰人的不安情绪。如初入职场的年轻医生,充满了对医疗技术实践的渴望,而老医生总是以各种借口拒绝年轻医生的实践,其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医生心理的挫败感和失望,时间一久连自尊心都会丧失。所以,人对创造力的需求要鼓励,要为其搭建平台,一旦创造力的愿望变为行动,就会带来巨大的满足,以及行动和创造的内心喜悦。


四、被认可的需求。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种需求,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努力能受到他人的重视——尤其是那些我们为之努力的人重视。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时,就算在外人眼里职位再好,工资再高,他也会放弃。因为他渴望被认可的内在需要受到严重打击。其实被认可,不仅是成年人,小孩子也是如此,这是人性使然。所以学会看到别人的成绩,给予肯定;自身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让内心遵从努力,而不要对外人的评价斤斤计较。


五、对新体验的需求。任何一种工作,只要做的时间一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单调。然而,即使是做最单调的工作,只要想到前路虽漫漫,但有新的体验在等待,这样的单调就可以忍受了。人的本性是求变的,甚至有猎奇心。所以不管生活也好,工作也好,要时时有小惊喜。叙事医学给了医务工作者一个新的视角,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待疾病产生,发展,使得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独特,不可重复的故事。在这个独一无二的故事里,医务人员看到了新的机会,找到了新的挑战。


六、满足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也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这是一种心理感觉,与人的自身能力没有什么关系,但许多时候它却可以左右自身能力的发展,就是自尊心产生的情绪变化。有两种类型的人最容易丧失自尊心,一种人是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极为强烈,但事实上却没有相称的能力。另一种人是年轻时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情结,从未走出这一境况,最后,在一连串的失败中放弃自我。所以要满足自尊心就需要与自身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不高看自己的能力,也不低看自己的能力。再者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从自信中平衡自尊心。


不难看出,对正面情绪需求的认知,给了良好情绪控制开了一个好头,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同时它对医务人员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情绪管理工具。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临床的压力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些看似是技术层面的话题,但最终都是以情绪做突破口,最后止于情绪。都说急诊工作繁忙,365天无休,危重症病人多。实际对于体力上的辛苦,在年轻的急诊医生眼里都不是回事,经过休息放松,体力的疲劳很容易恢复。可危重症的救治,结果的好与坏,只能是概率事件,没有任何人有绝对的把握。这种精神上的压力是对急诊医生最大的挑战,是对情绪控制的最大的考验。医学不会因为照顾医者的情绪,就会让医学变得如同花前月下的美好,如同风平浪静似的轻松。医学的魅力也正是它那变幻莫测,不可预知,让人又恨又爱的陌生结局。所以做好情绪管理,把它拿捏适度,还应该要具备缓解情绪压力的本领。这十二条缓解情绪压力的准则,不妨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一试。


一、享受简单的生活。把复杂纷乱的生活简单化是一种境界。人们应该对身边的小事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不要刻意追求不寻常。生活就像飞翔,可以飞得很高,但前提是要脚踏实地——翱翔之后又会回到陆地,回到真实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飞翔。


二、不过分敏感。负面情绪会引发各种病症。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人们不去关注这些病症,他们就不能说是得了情绪性疾病。但是当他们开始因为这些症状而焦虑不安、自怨自艾时,他们才是真的病了。


三、爱上自己的工作。一个人如果喜欢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并为在社会做出一点贡献而感到高兴时,那他总能在工作时给自己,也给同事带来快乐。工作就是治病良药。喜欢工作能很好地预防情绪性疾病。


四、健康的兴趣爱好。除了工作之外,一个有创造性的兴趣爱好绝对会让你生活的很快乐。如果没有兴趣爱好,我们的业余时间会变得空洞无趣,也就很容易让我们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五、学会满足。如果你想变得失落,生活中就会有一个接着一个的挫折出现,但如果你想要自己满意,生活中也就会出现一个接着一个的快乐。麻烦都是自己找出来的,知足者常乐。


六、发掘别人的优点。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具备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把自己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这是成熟的重要表现。


七、看到生活的美好。没有人喜欢悲观主义。习惯以好心情作为每一天的开始。一年四季,夏天有夏天的骄阳似火,秋天有秋天的天高云淡,春天有春天的鸟语花香,冬天有冬天的雪花纷飞。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只要你去发现,就会给你带来惊喜。


八、思考怎样才能活得好。活着的意义就是心情的愉悦,这也是人的终极感受。物质的富有,仕途路上的一帆风顺,不一定都会有幸福感。反之,吃苦耐劳,苦中作乐,会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意义,从而珍视生活的每分每秒。


九、允许犯错误。在生活中,你不可能总是对的,或者总是做出对自己最有力的决定。所以,总对自己的小失误耿耿于怀,还不如允许自己犯一些错误。有时我们还可能面对一些根本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要学会告诉自己:既然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方法,以后就不要再多想了。


十、立足当下。不明智的人会整天担心将来的爱情、事业、健康、孩子,甚至死后会怎样。但其实,担心未来并不能改变什么。大部分时间,我们只是在为一些没发生或者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浪费时间。要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必须抓住现在这一刻。然后积极地工作、思考,并帮助别人——就是现在。


十一、做好规划,体验新事物。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就是新体验的需求。没有新的体验,生活就会很乏味单调,像例行公事。而总是期望新的体验,就会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所以你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规划,并付诸实施。


十二、不要轻易动怒。日常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你的生气阈值很低的话,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能让你动怒。怒对情绪影响最大,会让思维混乱,会做出后悔的决定。当要发火的时候,谨记:怒伤身,它是身体的最大敌人。


情绪的管理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虽然它常常被我们忽视,让我们的情绪经常处在一种失衡中,不仅影响了心情,也给工作制造了麻烦。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把自己的情绪掌控起来。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更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把情绪管理到位,对自己,对病人,对同事,对社会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完美的人生需要有极强的情绪控制力,也只有情绪控制力强的人才能够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