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叶老师因为“新冠肺炎”被送到了急诊抢救室,她今年77岁,大了我一轮都拐弯,是我们医院血液科医生,也是当年我的带教老师。她家就住在医院附近,退休后,我在上班的路上经常能遇见她,见面后,我们都喜欢彼此聊上几句,开开玩笑。她活得很精致,人也很聪明,喜欢穿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走在路上很扎眼,说话直来直去,甚至聊些死亡的话题也不在意,一笑而过。她每天都要到外面溜溜弯,转一转,精气神特别饱满,这也是我经常能遇到她的原因。



29日一早交完班,我下到抢救室去看她。叶老师坐在平车上,头发有些凌乱,穿的也没有平常那么讲究,眼神有些飘移,不像往常炯炯有神。见到我,立刻又有了精神,跟我诉说起得病的过程,边说边喘,有些力不从心。我让她少说两句,但她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说新冠病毒怎么找上她了,自己要死了,这次过不去了,边说边从脚底下拿出她的肺CT让我看。确实影像显示肺的渗出挺明显,可再看一下她身上的监护,生命体征还挺稳定,加上此时此刻她讲话的精神头,直觉让我对她的病还是挺有把握的,也就跟她开起了玩笑。我说:“如果病好了,想不想把家里的存折给我?”她说:“还有dollar也给你。”我说:“说话算话?”她说:“没问题。”聊了一会,主要是我说的多,基本没有谈她的病,把她的注意力分散了一下,很快得病前的神态又恢复了。



收起了玩笑话,我说:“您新冠肺炎的诊断没有问题,但此时的情况还是很稳定,不要担心,离死还远着呢,我敢保证最后存折一定会是我的。一会把您转到留观病房,那里环境会好一些,之后咱们再联系住院。把您的医保卡给我,让您儿子去办留观手续。”一番话后,叶老师忐忑的心情也平复了下来,说话少了,也就没有那么气促了。坦率的讲,跟叶老师说的话不全是安慰,而是对她的这个病很有信心。她对我还是比较信任的,看我说话的底气挺足,她也就没有那么恐慌了。



后来叶老师被转到留观室,又从留观室收到了病房,一切都很顺利。今天也是叶老师得病7天后,我抽出时间到病房看望她。一进门,她正坐在床边,伏在案子上在写着什么,气色看上去已经完全恢复。见到我来很高兴,话匣子一下子又打开了,这次再也没有一周前的气喘吁吁,有些满血复活的表现。嘴里念叨,医生查房说双肺还有不少的啰音。我说:“不要在意啰音,您看您的表现与健康人有什么区别?也许病好了,啰音都还在。这个您应该知道呀。”她说:“那也是。”接着她说:“我都能下地活动了。”说着就下地走了起来。看着她这么快的恢复,真替她高兴。我说:“太好了。但现在还不能做太多的活动,要以休息为主,尽量保持体力,吃好。牛奶喝不喝?”她说:“喝牛奶闹肚子。”“那就喝酸奶。”“但无糖酸奶不好喝。” “那就喝有糖酸奶。”“对血糖不会有影响吧?”“您血糖本身就不太高,有影响也不会有太大事,先保证营养。”“好,听你的。”我说:“既然下地了,咱们就合张影,特殊时期,留个念性。


照完像后,她说:“我看看。”我说:“您照的真好,这会让您想起少女时代,再谈一次恋爱都行。”她抿嘴一笑,没有反驳,心里对身体的康复应该是心满意足了。我说:“介意不介意我把咱们的合影发到朋友圈,我可是大V。”她说:“真的吗?”我说:“开句玩笑。”她也笑了。



写完这篇稿子还是去征求了叶老师的意见,全文念给了她。她听的很入神,听完后,她说:“写的太好了,我的病又好了一半。”我说:“不在意让大家知道您得病了吧?”她说:“有什么可怕的,能治好病,怎么都行。”实际写这篇文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借着叶老师这个真实的病例,让大家放弃对新冠肺炎的恐惧。我承认,肺炎是新冠病毒惹的祸,可肺炎的走向与人的心理定力密切相关。病毒肺炎没有特效药,就是靠身体的自信慢慢自愈。“心”大的人好的快,“心”小的人恢复的慢。还是那一句话:战术上重视它,战略上藐视它。不是不在意新冠肺炎,而是不要过分的在意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