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但我的白细胞计数……(But My White Count...)》的文章,美国传染病学会诊断委员会即将离任的主席Robin Colgrove教授在文中指出了当前临床中存在的一个严重误区:越来越重视检验指标/数字,而忽视患者的实际感受。这一现象在医生和患者中都普遍存在。


那么,在临床实践中,究竟是检验数据重要?还是患者的症状感受更重要?为此《医师报》的黄老师给我提了几个问题让我回答:


1、您认为在临床实践中,检验数据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2、在您的临床实践中,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疾病的诊断?


3、您如何看待检验指标/数字对于疾病诊疗的作用?


4、在您接触的患者中,是否存在过度关注检验指标/数字的患者?此类患者具有怎样的特点?


5、您如何看待“少关注化验,多问患者”这一建议?您认为医生应如何回归临床,更贴近患者需求?


下面我就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五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EVG Culture © Pexels


1、您认为在临床实践中,检验数据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在病人和医生眼里什么是疾病?显然病人眼里的病很简单,那就是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短时间不能缓解,需要去看医生。而医生眼里的病就比较复杂,如果精准一点说,就是身体在外在因素或内在因素影响下,体内细胞发生了病理生理改变,进而导致组织和器官出现了功能异常。所以医生眼里的疾病很多是微观的,病人眼里的病更多是宏观的。


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疾病,检验数据重要;如果从人的角度认识疾病,病人的主观感受重要。要是让我这位临床医生二选一的话,我认为主观感受更重要。虽然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前,但身体具有很好的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小病会被消灭在萌芽中。症状是病人的感受,谁得病谁难受,有症状就一定有原因,可以是病理的,也可以是心理,它们对医生都有意义。


2、在您的临床实践中,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疾病的诊断?


每一位医生的临床实践都是从病史开始,也就是病人主诉的症状。不同的症状对应不同的疾病,同一个症状也可以在不同疾病出现,可以说没有症状就没有疾病的诊断。有些疾病的症状非常特异,如阑尾炎常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心肌梗塞常有压榨样胸痛;十二指肠溃疡常有饥饿性疼痛,进食后减轻的表现。所以要想短平快诊断疾病,就一定在问诊病史上下功夫。其次针对症状进行规范详细的体格检查,通过医生的一双手,听诊器,不出诊室就可以把许多疾病诊断清楚。


对一位呼吸困难的病人,双肺听到哮鸣音就可以考虑支气管哮喘;对一位腹痛、腹胀的病人,查体发现腹部膨隆,肠鸣音消失,就要高度怀疑肠梗阻的诊断。大约50%以上的病例应当能够从病史得到初步诊断和诊断线索。有人估计,单纯通过体征得到诊断的病有30%,单纯通过化验检查(包括现代一些很完备的检查)得到诊断的不过20%。


当然在采集完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后,对一些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必要的实验性和影像学的检查。张孝骞曾经在漫谈临床思维中讲到:我们使用实验室诊断,应该有目的性,有针对性,不能像撒网一样做。单独靠一个或几个实验性检查做出特异性的诊断,这种机会不多(不过20%)。所以临床诊病要靠病史,查体以及有目的性的实验检查。


3、您如何看待检验指标/数字对于疾病诊疗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检验科和影像科都越做越大,设备越来越高大上,通过检验可检测的指标项目越来越广,数值越来越敏感;影像可以把身体做到360度无死角,也可以发现更微小的病灶。这些确实为疾病的诊断带来了不少的获益,但同时也给临床诊断疾病带来更多的纠结。


许多临床医生慢慢把从病史和查体带来的一手材料,让给了检验指标/数字,一切诊断机器说了算,医生丧失了临床思维能力;过于敏感的指标有时与疾病相差十万八千里,但疾病却不得不被指标所绑架,进而扩大诊断,过度治疗;指标/数字虽是客观的,但也会说谎,不加分析的全盘接受,结果就是误诊误治。所以对于检验指标/数字在临床的运用,永远是临床的症状,体征是第一位的,虽然会有主观因素,但却起主导作用。


充分解读检验指标/数字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它的局限性,检验指标/数字服务于临床,而不是相反。检验指标/数字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没有在临床摔打过的检验指标/数字,没有临床大数据的支撑,宁可放弃。传统的检验指标/数字不要认为过时,轻易否定,存在就是合理的,老树照样可以结新花。


4、在您接触的患者中,是否存在过度关注检验指标/数字的患者?此类患者具有怎样的特点?


当然不管是病人,还是熟悉的朋友都有过度关注检验指标/数字的,毕竟没有人喜欢得病,而且他们对医学的知识缺乏了解,不论是理性知识,还是临床经验。而数字非常直观,又有正常区间,很容易给出结论。


一个朋友查体发现血钙超过了正常值一点,就非常紧张,又是查书,又是问周围的医生朋友,去年查血钙还正常,今年怎么就高了?有事没事?需要怎么治疗?


要说这类的病人有什么特点?不好一概而论,但首先这类病人对自己的身体是很在意的,也是比较敏感的;其次对检验指标/数字是充分信任的;再一个就是对医学知识了解是不多的;当然还有就是在病中治疗,对治疗结果有着更多的期盼。总之对检验指标/数字的过度关注也是人性的一种使然,就是对好消息的渴求,对坏消息的排斥。


5、您如何看待“少关注化验,多问患者”这一建议?您认为医生应如何回归临床,更贴近患者需求?


实际这是两个问题,先回答第一个问题。Robin Colgrove教授在《但我的白细胞计数……》的文章写到:我看来,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量化谬误驱动的,即人类往往过于重视易于测量的因素,同时不够重视更为复杂且难以量化的变量。这种倾向导致医生和患者都痴迷于‘白细胞增多’这种清晰、客观但非常不具有特异性的评估,而忽视了看似模糊,但却信息量巨大的主观印象,例如患者、家属和临床治疗团队感受到或看到的疾病严重程度。”所以化验只是疾病部分的反映,它的着眼点是生物学层面,而真正主导疾病发生发展的是人本身,人这个主体有生物学的一面,也有心理精神的一面,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疾病的千变万化。而看的见摸得着的量化指标既不特异,也不全面,也许与疾病相关,也许与疾病无关,更不能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作出预判。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如果没有对病人病史和体征全面资料的掌握,没有用病生理学知识解读病人临床蛛丝马迹症状的基本功,没有在病人堆里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敏锐的临床眼光,没有站在全人大视角下从躯体到心理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思维,再多的化验指标也只是在临床诊断上凑个热闹,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是走过场。看似“少关注化验,多问患者”有些否定客观,量化的检查在疾病诊断的价值,实际它是传递给临床医生一个简单,真实,有意义的信息:疾病由得病的人做主。


如果临床医生一致认同疾病由得病的人做主,而不是看各种数据的脸色,那么在回答医生应如何回归临床,更贴近患者需求就容易多了。病人与医生发生连接,目的很直接,病人是因各种不适来见医生,一是希望医生对不适作出回应,二是解决不适,三是对各种围绕疾病的困惑得到医生的重视,四是在就医过程中在医生的帮助下,情绪是可控的。


这样一看,疾病虽是主导,但感受好与不好都与病人相关。如果医生一味地用数据来与病人发生联系,先不说是不是能解决疾病的问题,首先病人一不懂数据,二感受不到医生的人情味,其结果就是病人的被忽视,被冷落,也许还有不尊重。反之有的放矢,合理地运用检验数据,医生把更多的经历用到临床,贴近患者,察言观色,情感互动,获取临床的一手资料,不仅对疾病的诊断,还是对病人的就医感受,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Robin Colgrove教授说:作为人类,我们的优势是拥有由大量细胞构成的大脑,它专司收集、分析和传达信息。我还是更愿意首先利用这个网络,尽管它给出的信息可能模糊而且非定量,但试图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弄清楚急性感染的细微之处时,我觉得最有效的第一步是简单问一句:“你感觉怎么样?”


随着医学科技的强势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会被应用的临床工作中,但病人在临床中获得好的就医感受的需求永远不会变。病人就是病人,独一无二,数据在独一无二的人面前,推演不出公式来,也就不会有绝对的胜算。临床既要解决疾病的问题,也不能对病人的感受无动于衷,更何况病人好的感受还会为医患带来更和谐的关系,进而为疾病的诊断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回到文章的主题:检验数据重要还是患者感受重要?在数与人面前,毫无疑问要选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