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各种评说,有说伟大的,有说高风险的,有说伺候人的,有说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的······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职业总会有人干,因为任何职业都是支撑社会良性进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职业不应该有贵贱之分。说的直白一点,每一位职业的从业者都是在运用自己所学的专长胜任职业的角色,把该做的工作完成好,进而获得应有的报酬而已。当然每一个职业都有做的优秀和平庸之别,也就是行行都有状元。


Martin Brosy © Unsplash


医生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与人打交道,得病是大概率的事,医生要与世上所有的人打交道。人形形色色,人的脾气、秉性、价值观各不相同,有别人眼里出色的人,有普普通通的人,也有不可理喻的人。而且病是长在人身上,看似客观的病,一旦在每个人身上就变成了感性的病。不像与机器和非生物打交道的职业,这些职业有一致性的规律、有不可更改的标准,做好做坏一目了然,主动权在操作人手里,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可世上最难治的是病,没有规律;最难搞的是人,人心不可推测。即使医生下了功夫,使出浑身的解数,最后治病效果的评价也不是医生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医生这个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结局好坏的不可预测性。


在众多行业里都在运用各种数据来对工作的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价,确实效果卓有成效,人们也是心服口服。当然在医学进入了生物医学模式后也在尝试这种重数据,重循证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在一些可量化的疾病上,也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文章和成果屡见不鲜,成绩有目共睹。可一旦把这种评价延伸到人身上的时候,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理性的数据和感性的情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医生眼里专业漂亮的数据并没有赢得病人那种非专业以自我为中心的就医感受的认同。这种发生在医患之间的落差,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生对技术的推崇和依赖,渐渐变成了彼此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看来,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只用其他行业都马首之瞻的数据来评价优良中差,把病人的就医感受排除在外,显然有失公准。所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能让医生真正了解医学的本质不是在数据上的治好病,而是在情感上的疗愈好人。


一、每个人都会得病,但人对得病的态度大相径庭,降低病人的期望值


医学的专业属性很强,即使病得在人身上,病人也很难客观地对疾病的全貌了解的清清楚楚,但有一点是不容否定的,就是几乎所有在病痛折磨下的病人对医学的期望值都是一致性的高,所以就有了在高期望值背景下,因为每一个病人疾病的轻重程度不同的各种对待疾病的态度。期望值高是人之常情,它不是医学本身,也左右不了医学的结局,甚至有时会给医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医生要打消病人和家属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做不是医生对疾病俯首称臣,而是减轻彼此不必要的精神压力,轻装上阵,医患携手理性面对疾病的无常。


二、疾病是死亡的前站,疾病永远笑到最后,技术不是解决疾病的唯一


医生对疾病的治疗成果不是一劳永逸,只是暂时。医学就是行走在悬崖边,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是时间而已。医学所谓的成功都是有运气的成分在助力。医生每一天见到的疾病尽管名字相同,但都不是同一个疾病的复制,也就是医生始终不能按照公式去治病,有时1+1大于2,有时1+1小于2,永远不会出现1+1等于2。再好的技术也不是医生手中唯一的武器,用在病人身上的每一项技术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所以医学这个职业不要光赌技术,医生要为自己多留几手,有些也许不是技术,如搞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以防万一。


三、医生不要成为科学家,医生要把自己修炼成杂家


医学的科学性有,但只是在某些部分和局部,如果从整体看医学,就很难用科学圆满的解读医学全部了,特别是抽离疾病后的人,那就是一个人一个样,毫无科学可言。这里有医生的经验在里面,有病人身体的自愈能力在里面,有医患情感的支撑在里面,也有说不清道不明人的本能在里面,当然这些也都少不了大自然的帮忙,疾病发生发展从不能脱离自然规律。如果只想成为一名科学性的医生,会有很多病人被看成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即使有些病被治好了,病人也不会留下好的就医感受。当然做医生要全面,多会一些知识没有坏处,可无所不能有些强人所难,最起码医生要在人情世故,情感分享,待人接物,文学历史,哲学音乐都涉猎一些,而且在培养情商上多下些功夫。这些不仅对医生这个职业有帮助,有一天不做医生了对自己做人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四、医学是两个人的事,但有主次,在技术上医生是主,在结果上病人是主


医学涉及到病人看病和医生治病,病人看病的目的是治好病,这是结果;医生治病的目标也明确,用各种技术手段治疗疾病,但治好,治不好这是一个概率事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技术只是治病的过程。虽说技术与结果不是唯一性的关系,可技术会对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病人对技术是盲区,有劲使不出来,这样作为医生一定要在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做到客观谨慎,做到勇于担当,做到在尊重病人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的效果。既然是两个的人的事,不管谁是主,结局就是双方的皆大欢喜。医生切记,不要因为技术上的得天独厚,忘记了病人的存在。


五、任何医疗行为不是以最好做标准,而是在利弊之间权衡


有句话:是药三分毒。药与毒物之间就是一个量的不同。因为人的体质差异很大,人对同一种治疗反应也不一样,对张三的效果好,不一定对李四也有疗效。医学的有效率虽然来自大样本,但这个人群样本具体谁会受益只有天知道了,医生是事后诸葛亮。要想让医生给病人最好的治疗,都是出自医生和病人的一厢情愿。所以医生不要说我的治疗方法最好,病人也不要跟医生说给我最好的治疗方法。任何医疗行为都应该在权衡利弊的关系后做出,也就是医生要严格根据每一位病人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疾病的情况,年龄的情况,基础病的情况,治疗的副作用,医疗负担的大小等等,综合分析利与弊的大关系来决定治疗的选择,而不是看其中的一方面。医学的最好都是相比较而来的,对每一个病人只有适合,没有最好。医生不要在十全十美中徘徊,那是说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六、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技术,不该用就不要勉强


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强调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加上那个时期缺医少药,虽然有各种创伤,各种瘟疫,各种营养不良,各种口腔疾病,各种感染等等,如果按照人患病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来说,那个时候的人都应该得过病,但人类并没有灭绝,那一定是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帮了大忙。现在科技发展了,医学进步了,药物研发越来越多,手术器械也是不断地更新,病人到医院不用点药,不仅医生不踏实,病人也不答应。所以手术的适应症越来越宽,把老化衰老当成疾病做,把化验单,影像报告作为手术的唯一标准;药物也是用的越来越广,抗生素给病毒感染的人用,只能作用到某些局部的药,给不在这个局部范围的疾病用。病恰巧治好了,说手术做的好,说药用的对,实际都是人的自我修复能力起的作用。医生的本领不是光使用技术,那只是一个匠的水平。医生还要通过语言劝慰病人什么是需要治疗的病,什么是不用药,不用手术,可以调理好的病。


七、疾病的复杂性在于人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在于心理的复杂性


如果单从治病来说,在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每一位医生通过专业的医学培养都具备了或多或少的治病能力。病是在诱因的作用下引发的机体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一的病是有一定规律性和科学性的。有了规律和科学性保证,治疗的顺风顺水也就顺理成章了。可临床不是单一疾病构成,更多的是急危重症带来的挑战。它们的特点是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所以看急危重症要立足于整体的人。身体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的影响千变万化,既有规律,也没有规律,在这里科学性要让位于经验、直觉和概率。显然从整体人的视角,探索疾病,研究疾病,需要更技高一筹的能力。另外得病不仅是躯体的损害,也是对心理的重创,而且心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躯体病的走向。人是情绪动物,情绪的把控力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里,许多时候外人爱莫能助。所以只有想尽办法取得病人信任,进而走进病人内心世界的医生才能协助病人走出情绪的阴霾。那也就是说治心的医生是这个职业的最终需求。概括起来: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心。


八、有一天医生也是病人,学着做病人眼里的医生


是人就逃脱不了得病,不管什么病都不是一个好的经历,身体的难受,精神上的紧张,耽误工作,花费金钱,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不便,若是医学无解的病直接就上了死亡的列车。虽说医生不是病人,有些身体的状况不能切身感受,但医生是除病人之外最能感受得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纠结。如果医生不缺乏同理心,也是除了病人第一个知道病人需求的人。从治病的角度讲,病人需要技术能力好的医生,可技术能力病人只能通过外界的口口相传,自己没有能力评估。病人唯一能通过自己的眼和心认可的医生,就是处处替病人利益着想的医生。这里有减轻病人痛苦的利益,有呵护病人心理的利益,有为病人经济精打细算的利益等等。医生是个职业,可这个职业有些特殊,要爱字当头,善字当头。当有一天医生也成为病人的时候,这个职业的爱和善就会出现在他的身旁。


九、不被极端的人和极端的事所干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许多时候医生的工作是不尽如人意的,不能认识的疾病,如疑难杂症;治疗不了的疾病,如癌症;有能力治疗的病,可结果出乎意外,如危重症的救治,以上这些情况在临床比比皆是,这些都会挫伤医生的自信,会对这个职业产生倦怠。当然这还不是对医生最大的纠结,应该说最大的纠结就是来自病人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在病人和医生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要从两方面去说,一是医生是不是在临床沟通上尽力了,是不是在临床治疗上尽力了;另一方面就是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力,病人的脾气秉性,病人的性格特点,病人的受教育程度。虽说在医患之间这两方面落差始终存在,但只要医生努力,大概率双方的关系不会走向极端,而是和解。临床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人,医生是选择不了的,包括所谓极端的人,可是不是都会发生极端的事?事情发生也是有个量变到质变过程的,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动用医生的智慧和情商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人和事,医学是治病救人的职业,让病人去除病痛,救人一命的成就感会激发医生对这份职业的敬重,进而不轻易放弃。


医生是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可以养家,可以维持生计,但这个职业背后还有巨大的人性力量,还需要高情商的支撑。医学看似科学,如果真用科学照方开药,不仅疾病不买账,被治疗的人也不满意,最后落得满盘皆输。所以医生学的不仅仅是疾病的知识,医生还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从病人身上去学习做人的本领。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像医生,如果做好了,不但技术有了,关键是在生死和痛苦中看透人生,那就是健康就是幸福,能为病人助一臂之力就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