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强奸",听起来很荒谬?
熟人强奸( Acquaintance Rape),是指在双方认识的情况下,其中一方以暴力、威胁、恐吓等形式,未经对方同意,强迫另一方与其发生性行为的情况。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以为强奸都发生在陌生的街道、暴戾的陌生人之间?
我们都错了,熟人强奸案件不但在全球都很普遍,而且占据强奸案件的主力。
上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就意识到,熟人强奸成了强奸案中的大多数。从80年代开始,美国就有关于“熟人强奸”的研究。在那之前,人们甚至认为,发生在熟人之间、或者在约会情形下的强迫性性行为,不属于被强奸的范畴。
我这有说它是强奸案件中的主力和普遍性,你可能还是不太敢相信。纵观全球人类史,熟人强奸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2004-05年间,联合国研究所(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以30个欧洲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发现,一半的强奸案受害者认识施暴者,甚至超过三分之一受害者能叫出施暴者的名字。其中17%施暴者是同事或上司,16%是亲密的朋友,11%是前任,还有7%是现任。。。[1]
△在美国,“熟人强奸”案件的常见形式是“约会强暴”(date rape)和“轮奸”(gang rape)。1987年,针对25所大学、7000名学生的研究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强奸或强奸未遂受害者。这些人中有84%认识施暴者[2]。研究还发现,16%的男同学承认曾强奸,10%承认有这个企图。。。美国的另一项针对全国女性研究发现,20%的施暴者为朋友,16%是丈夫(即使是丈夫,在未经本人同意情况下强迫发生性行为,也属于强奸),14%的男友,9%为同事或邻居等[3]。
△1992年,南非针对市中心和约翰内斯堡的调查发现,80%的受害者被陌生人施暴,但是,16岁以下少女主要是被熟悉的人强暴,家人或朋友[4]。
△在印度,反强奸组织更加关注社会地位比女性高的施暴者案件,比如地主、雇主或警察等[5]。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埃塞俄比亚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性暴力者都是受害者的丈夫或男友[6]。
综上,我们会发现,哪怕已经处于或曾处于亲密关系中,也应尊重双方的意愿。同样,即使是在婚内发生违背自己意愿的性行为,也算“婚内强奸”。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 Mary Koss 的研究发现,甚至好多女性后知后觉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是强奸案的受害者。仅有27%的遭受符合法律定义的性侵受害者意识到,自己原来被强奸了。
熟人强奸和陌生人强奸一样,都会造成受害者不同程度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焦虑、抑郁、闪回、做噩梦等问题,或对其之后的亲密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无论男女,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是一个受害者。要好好保护自己,学会尊重自己,远离不尊重自己的人。
就像女性互助社区Lemonaid的创始人 Nicole Kelner 说的那样:
「在是否同意性行为的对话中,有太多准线是模糊的。而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改变这一现状。
我和你一起回家,不等于我表达同意和你发生关系。我沉默,不等于表达我同意。我衣着暴露,不等于表达我同意。我醉酒,不等于表达我同意。
除非,我直接说出了同意。否则,这就是一起强奸。」
参考资料:
2.Kuersten, Ashlyn K. (2003). Women and the Law: Leaders, Cases, and Documents. ABC-CLIO. pp. 143–144. ISBN 0874368782.
3.Simon, Robert (2008). Bad Men Do what Good Men Dream: A Forensic Psychiatrist Illuminates the Darker Side of Human Behavior.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p. 59. ISBN 978-1-58562-294-8.
4.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South Africa: State Responses to Domestic Violence and Rape. Human Rights Watch. 1995. p. 53. ISBN 1564321622.
5.Kumbhare, Arun R. (2009). Women of India: Their Status Since the Vedic Times. iUniverse. p. 136. ISBN 144015600X.
6."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itial results on prevalence, health outcomes and women's responses"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Retrieved 13 Jun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