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芳(化名)来自汕头市潮南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离开校园后,她与妹妹一起来到广州,在白云区做小生意。去年9月,单身的林芳芳经亲戚介绍,认识了比自己大4岁的陈浩(化名)。两人相识不到1个月就在陈家的提议下订婚了。
订婚3个月后,尽管两人没领结婚证,林芳芳还是按照老家的习俗正式“嫁”入陈家。此后,林芳芳和丈夫一家相处并不愉快。直至今年7月,林芳芳已怀有6个月身孕,为了避免婆媳矛盾,陈浩带着林芳芳搬出来住,并回老家正式登记结婚,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然而好景不长,林芳芳在今年6月底的一次产检中得知,她患有乙肝大三阳。“当时医生跟我说这种情况很常见,只要小孩出生后及时打针,就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我没当回事。”林芳芳说,正是当时因“没当回事”而没有告诉丈夫。
今年9月5日,陈浩在房间里翻看她的产检报告,发现她患有乙肝大三阳,接下来事态发展逐渐失控。丈夫认为她是故意隐瞒病情骗婚,并将其赶出家门……
对于这一事件,各有各的说法,我们先不对此给予评价。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乙肝大三阳”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呈阳性,是反映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状况,并非“大三阳”就表示疾病很严重。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被检查为大三阳,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也正常,那么就不能被称为乙肝患者。但是很多人产生疑问,大三阳携带者体内既然有大量的乙肝病毒繁殖,可为何不发病呢?
其实,乙肝的发病,必须有免疫细胞参与,即乙肝病毒进入感染者体内,如果被免疫细胞识别出来,乙肝病毒便要受到攻击。当免疫细胞攻击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时,肝细胞就会受到了破坏,那么感染者就会出现肝炎的临床症状,而成为乙肝患者。但是,如果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不去识别侵入肝脏内的乙肝病毒,那么肝细胞就不会受到攻击,肝脏内也就不会发生炎症反应,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同所有的乙肝患者一样,“乙肝大三阳”并不会通过直接性的简单接触就能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如一起工作、学习、握手、拥抱,还是共餐等都不在“大三阳”传播途径之列。那么“乙肝大三阳”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呢?
1、母婴传播:此种传播方式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主要是通过母体怀孕时在子宫内传给胎儿的。或者是在生产的时候,通过脐带传给胎儿。因而,孕妇应该在孕前做详细的检查,避免传染给下一代。
2、血液传播:血液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多次输血或献血;针刺、文身、割扎等可能造成伤口性感染;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通过破损皮肤造成感染;血液透析、肾透析等过程中也有感染可能性。
3、体液传播:诸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因此,性传播是“乙肝大三阳”体液传播比较多的一种。临床显示,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性传播的几率也非常大。对于易感人群,应该使用避孕套。
既然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那如何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呢?
201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生后接种乙肝疫苗联合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也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最主要的策略和方式。
虽然联合免疫接种方式阻断率高达95%,但仍然有5%以上的婴儿联合免疫阻断失败。如前所述,乙肝妈妈所生婴儿发展为乙肝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分娩时。因此,对于可能潜在免疫失败的特别是高病毒载量母亲,要阻断母婴传播还应该预防宫内乙肝病毒感染。
分娩方式是否影响母婴传播?
早期研究认为,分娩方式对产时乙肝病毒传播无明显影响。然而,2010年569例HBsAg阳性和乙肝病毒DNA(表示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大于10^6copies/mL母亲的研究表明,选择性剖宫产母亲所生子女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2.1%,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的5.9%,故建议高病毒载量母亲采用选择性剖宫产方式分娩(注意:是选择性剖宫产而不是剖宫产,必须在分娩发作之前或者胎膜破膜之前进行才能达到预防效应)。
乙肝母亲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医学界妇产科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大三阳母亲可以哺乳吗?”——摘自协和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3》。文章中张羽医生论述,无论对于大三阳和小三阳或者高拷贝数的产妇,答案都是肯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单纯母乳喂养不会增加HBV的风险,但是母亲每次哺乳前都应该做好哺乳准备(比如擦洗和清洁乳头),一旦发现乳头破损或炎症应立即停止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