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吃饭后抽支烟时是件极舒服的事儿,但是不抽烟的小编觉得,洗澡后再掏掏耳朵也是件顶舒服的事儿,毕竟民间三大快活之说——采耳,捏脚,洗澡,这就占了两个。

可是却听说,耳朵最好不要掏?这……




耳屎,医学上叫盯聍,是外耳道内皮脂腺分泌的蜡状物质,黄色,有湿润耳内细毛、防止昆虫等异物进入耳内等作用。

一般来说,耳屎会自然排出,因为外耳道与下颌关节相接近,吃东西咀嚼或张嘴说话时,耳道内的片状耵聍便会慢慢松动自然排出,当身体处于卧位时耳屎也会自动脱落。因此,耵聍虽然在不断地分泌,却不会越聚越多,保持少量的耵聍,反而能保护耳朵。




常掏耳朵竟然还有危害……

常掏耳朵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促使细菌生长,导致耳道痒、流黄水;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同时,还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鼓膜是一层厚约0.1毫米的薄膜,如果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不小心会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如果你看了这些还是忍不住掏耳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人听过“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后,也还是每顿饭后来根“神仙烟”。但是,请一定要记住不要频繁掏耳朵,两次至少间隔半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