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抽筋是因为缺钙。没错,缺钙的确会造成腿脚抽筋,但缺钙不是抽筋的唯一可能因素。


抽筋,正式名称叫做「肌肉痉挛」。发作时,肌肉不自主、无征兆地过度收缩,产生压榨样的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十秒,而后可自行逐渐缓解,有时候局部会残留痛感。



什么情况下更容易抽筋?


1. 缺钙


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缺钙是抽筋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老年人钙质吸收能力减弱、钙质流失明显,因此,常受到抽筋的困扰。


2.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或存在血栓时,血液循环受阻不畅,无法及时带走代谢的「废物」,因此也时常会发生抽筋疼痛。


3. 体弱疲劳


运动过度,特别是无氧运动,会导致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并产生代谢废物。没有及时拉伸、放松肌肉,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很容易刺激小腿抽筋。


4. 寒冷刺激


寒冷是抽筋的常见诱因,可直接刺激引起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突然痉挛。


5. 出汗过多


出汗多,水分和钙、钾、镁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机体内环境紊乱,也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6. 局部压迫


过重的被褥压在脚面,或姿势不佳,压迫腿脚,会引起肌肉「被动挛缩」和血供不足。


7. 某些疾病导致


某些先天性疾病或神经损伤,如中风、癫痫、破伤风等,会使肌肉失去神经的正常支配,过度兴奋,而容易痉挛抽筋。



抽筋了怎么办?


反其道而行之——朝肌肉收缩的相反的方向用力,并持续 1~2 分钟,即可收效。比如,小腿肚抽筋,可坐下或靠墙,双手扳脚尖使脚趾上翘,接着尽量伸直膝关节。热敷或轻度按摩,也能放松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