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刊登了一篇题为《我们需要你帮忙,找虫!找人!》的文章,呼吁当地民众捕捉一种名为锥蝽的虫子,并给予每只8元的奖励!
锥蝽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吸食人血,因为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所以也被称为“接吻虫”。
据了解,锥蝽能传播一种名为“锥虫病”的疾病。该病隐匿性极强,隐匿期长达20-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这种锥虫病确诊率低,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因此,有学者甚至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
目前,至少有40种已知的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
看一看,锥蝽长什么样子?
锥蝽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
锥蝽大多藏身于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等地。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鸡窝等处,也易于发现它们的踪影。
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通过此次调查,希望清晰了解锥蝽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配合相应的措施,争取将危害降到最低。
如果居民们看到锥蝽,请拍照后,在能力范围内用矿泉水瓶或其他带盖容器装好,再联系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
如若确定为锥蝽,疾控部门将提供每只8元的奖励金和健康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