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先后进犯我国大东北地区,东北半个月内遭台风“三连击”……
等等,你有没有发现,这台风的名字,是不是还怪好听的?
台风都是谁命名的?怎么命名的?
今天小编就来满足你的好奇心。
先小小剧透一下,下一次台风,叫“红霞”~
看了这一文,你也能成为预言家,新技能快快get起来。
台风、飓风、旋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出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
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
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
台风源地,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
北半球有5个海区
北太平洋西部
东部
北大西洋西部
孟加拉湾
阿拉伯海
南半球有3个海区
南太平洋西部
南印度洋西部
南印度洋东部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占36%以上)、平均强度最大的地区,每年登陆或影响中国及其海域最多就有十几个之多。
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又分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的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南海中部。
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对我国华南一带影响重大。
说了那么多,我们进入正题,台风名字由何而来?
由于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过于活跃,周边国家都被光顾过,在有统一的名字之前,每个国家都给台风起个名,过于混乱,比如:
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
更早之前的西北太平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到了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
WMO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还确立一张新的命名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被称为“台风命名法”)。
台风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提供,分别是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
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组成了140个台风名称。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有趣的是,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又美好"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
中国大陆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
中国香港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启德、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
中国澳门最新提出的10个名称是: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
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那么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并且这个名字将从命名表中除名。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比如,2005年19号台风"龙王",一路肆虐,给华东地区带来巨大的威胁,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是历年来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在福建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导致近百人死亡。于是,"龙王"退役,“海葵”补位。
命名表部分一览:
如今进入东北作妖的“海神”正是中国大陆给起的名字~
不难推测,下一次台风,叫“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