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学妇产科的董小姐 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33岁女性的宫颈,典型的宫颈癌菜花样改变……
"从HPV感染到发展成宫颈癌,需要10-15年的时间,如果这期间她有筛查或者接种疫苗的认识,或许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定期筛查,及早接种疫苗有多么重要。"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正确的认识宫颈癌并且采取点措施,我想对大部分女性都是获益的。
1、性生活过早。过早的性行为对女性尚未发育成熟的生殖器官具有很大的刺激性,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的女性,其发病率比之后的要高的多。
2、性生活不洁。男性、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此前的性伴侣患宫颈癌,以及有多个性对象,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增多。男性的性器官有褶皱,清洁不到位可能藏有皮垢,这些都能给脆弱的器官带来很大的刺激。这些污垢经细菌作用会转变成致癌物质,引发宫颈癌。
3、性伴侣过多。女性一生中的性伴侣数越多,其发生宫颈癌的概率就越大,特别是在性工作者中,其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十倍之多。
4、多孕多产。多孕多产的女性,在HPV感染后患宫颈癌的风险较高。
5、吸烟。香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烟龄越长HPV感染后患宫颈癌的风险越高。
6、身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机体抵抗HPV感染的能力下降,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物患者。
宫颈癌的典型症状是阴道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可能从阴道中排出血性或者稀水样的液体,这些液体还伴随着明显的腥臭味)。
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定期筛查是关键)。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
宫颈癌晚期,若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浸润转移,可出现尿频、尿急、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
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极其重要。
■ 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就应每年定期筛查HPV和TCT,这是预防宫颈癌的一项十分有效的筛查手段。
■ 对于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即人乳头瘤病毒(HPV),HPV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从HPV感染到宫颈癌,是个漫长的过程。
有数据显示,我国70%-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感染HPV。大部分感染都是一过性,在我们免疫力良好的情况下, 病毒被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的可能性高于80%。
但如果持续感染,情况就比较糟糕,我国98%的宫颈癌患者都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
HPV的病毒种类非常多,它的亚型很多,现在统计大约有上百种。
低危型:生殖道HPV包括HPV6、11、42、43、44等型别,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等良性病变。
高危型: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别,与宫颈癌、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的发生有关,尤其是HPV16和HPV18。
筛查发现感染了这两个亚型,到医院去都不需要再做TCT的检查,直接做阴道镜加取活检了。宫颈癌很多是HPV16型、18型感染,持续时间如果超过1年就容易引起宫颈的病变,所以应该给予重视。
国际上普遍认定,HPV疫苗对9-45岁的女性都有预防效果,如果女性能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注射HPV疫苗,会降低90%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HPV疫苗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
二价HPV疫苗:抗击最主要的两个高危病毒16型和18型,接种对象9-45岁女性。
四价HPV疫苗:预防HPV病毒6、11、16和18型病毒,接种对象20-45岁女性。
九价HPV疫苗: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可以预防9成的宫颈癌和9成的尖锐湿疣,接种对象16-26岁女性。
根据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显示,不管是二价、四价还是九价都有较强的保护效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的疫苗类型。
HPV疫苗是有效且安全的,年龄越小接种效果越好。
对于小年龄的女性我们只要接种疫苗就可以了,但对于高年龄的女性则需要疫苗接种和定期宫颈癌筛查来确保万无一失。
了解更多关于HPV疫苗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