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
整理:渔歌医疗
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有哪些举措?
一线医务人员的待遇保障如何提升?
未来怎样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
11月2日,中国政府网刊登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系列措施出台,努力让医务人员留得住、能发展》一文。国家卫健委接受人民日报采访,逐一对医务人员关切的话题进行了回应。渔歌医疗对重点内容分析整理,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01
全方位关爱医护人员
各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薪酬待遇、工伤认定、职称评聘、生活保障、个人防护、轮休休整、心理调适、家庭帮扶、执业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关心关爱政策措施。
薪酬待遇
在薪酬待遇上,出台了针对疫情风险发放的临时性工作补助政策,针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加班加点的情况,核增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绩效工资,还提高了卫生防疫津贴标准。
工伤认定
要求各地做好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医务人员的工伤认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保障医务人员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称评聘
在职称评聘方面,一线医务人员在职称评聘中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晋升职称、晋升岗位等级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医务人员参加疫情防治经历可视同为一年基层工作经历。
生活保障、个人防护
卫健部门还出台政策加强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和个人防护,比如提供卫生用品及就餐服务、重点投入医用防护用品、专车接送解决通勤问题等。
轮休休整、心理调适
对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人员,会安排强制休息,疫情结束后及时组织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和疗养休养,并适当增加休息和带薪休假时间。同时,做好对他们的心理调适疏导,强化心理援助。
家庭帮扶、执业环境
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相关部门指导开通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就医绿色通道,建立社区干部联系帮扶一线医务人员家庭制度,对于其子女教育给予更多帮助和关爱。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安全执业环境建设,对于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坚决依法严肃查处,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Marcelo Leal © Unsplash
02
加强紧缺人才培养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重视对基层医务人员表彰,组织各种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加大投入,加强对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
表彰基层人员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有多位基层医务人员受到表彰;2020年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奖名单中,也有多名基层医务人员获奖。
培养紧缺人才
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从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全面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通过全科专业住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快壮大全科医生队伍。
加强公共卫生人员培训,比如将预防医学科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住培,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医师培训模式。
加大紧缺人才和县乡村卫生人才培训力度。2016年以来,已累计投入35亿余元,培训全科、儿科等14类专业人员58.5万人,紧缺专业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数量显著增加,后续还会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全科、公共卫生等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及时修订培训内容与标准,强化传染病防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还表示,将继续督促指导地方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让广大医务人员有待遇、受尊敬、留得住、能发展,提高医疗卫生岗位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