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晓琳


近日,中国法院网公布一起关于患者输液治疗中休克不治而亡的案件,值得所有诊所引以为戒。



 这种情况下,诊所接诊 

 患者输液后死亡 


2018年9月2日上午,孙某因头天晚上与亲戚聚餐饮酒过量,头晕恶心胃部难受,到住处附近的私人诊所就诊。


诊所医生初步听诊后,确定治疗方案为“饮酒后胃部不适给予补充电解质支持治疗”。


孙某在治疗过程中突发胸闷、虚汗至休克,诊所予以肾上腺素、吸氧、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后转入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Anna Shvets © Pexels



 诊所承担10%责任 

 赔偿7.98万余元  


经司法鉴定检测,孙某心血样本中乙醇含量为5.05mg/100ml,同时孙某自身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鉴定机构认为孙某的死亡主要原因为:其自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


看完上述案件后,有基层医生表示,“这位诊所医生挺倒霉,又不是他的医疗过错。”


事情真是这样吗?听听法院是怎么说的,也为其他诊所医生提个醒。


法院经审理认为,诊所接诊时未按要求书写病例,未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且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对患者既往病史未予以高度重视,对病情严重性预估不足,未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诊治疗等过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可能获得有效救治及生存机会,与孙某死亡后果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酌定诊所承担10%的过错责任,一审判决被告(诊所)一次性赔偿原告7.98万余元。



 遇到这6类人 

 诊所接诊要慎重 


上述事件,提醒大家遇到这6类人时要慎重接诊。


1.拖延病情者


不少老年人喜欢扛病,这一扛就容易出问题。


曾有一位老人在正月初一上午就开始腹痛,但是不愿看病,一直拖到初三疼痛加重,呕吐频发才找家门口的医生治疗。最后,因基层无法控制到上级医院检查,发现是肠梗阻。


2.精神病、醉酒或吸毒患者


这类人群不仅存在诊治过程中病情风险,他们的情绪通常不稳定,还容易伤及医生本身。


若要接诊这类病人,建议其家属陪同在身旁。


3.疑难杂症或身患重病者


一些患者的疑难杂症或者重病在大医院可能都看不了或治不好,这时他们就会寻找民间偏方,恰好一些诊所宣传有“祖传偏方”、“独家秘方”。


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大家千万不要“大胆尝试”,甚至说“肯定没问题”、“百分百见效”。


若接诊,在治疗1-2次后,患者仍不见好转或者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告知患者前往大医院就医。


4.久病不愈者


因病情迟迟没有好转的缘故,这类患者心里会着急或者情绪变的非常激动,若这次还没有治好,也容易出现医闹行为。


5.疑信不决者


比如患者来看病时说,“我百度了是什么病要买什么药”“别的医生说这病到诊所输液就行”等诸如此类的话,大家一定不能听从患者的话直接开药或输液。


要结合患者病情耐心解释,解释后患者仍半信半疑,就不要接诊了,避免后续治疗留下隐患。


6.刁钻蛮横者


在交流过程中,发现患者态度蛮横、特别爱抬杠,或许他们看病是假,来碰瓷找事是真,具有潜在的医闹风险。


大家不要不以为然,认为是小事。类似的事件近日再次发生在云南,62岁的邓师傅,因腰疼前往昆明区花渔沟村的一家诊所治疗。诊所医生表示,邓师傅是腰椎间盘突出。


经包药、牵引、中药、输液等手段治疗一个星期后,邓师傅却突发死亡,目前家属报警处理,当地卫健委介入调查。


一旦追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或多或少都要承担一定责任,毕竟患者是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就算无需承担赔偿,也会影响诊所的日常经营和口碑。


总之,慎重接诊可能会损失一些病源,但总比出现医疗事故赔偿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