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患儿,女,5岁2月,因“发热5天”入院。患儿5天前夜间出现发热(发热前1周有草地游玩史),体温最高39.8℃,当地诊所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治疗3天,仍反复发热,门诊行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降低,收入院。
查体:头顶可见1处虫咬瘢痕(家长提示为蜱虫叮咬),余查体无明显异常。
门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0.94×109/L,淋巴细胞计数1.12×109/L,血小板计数 63×109/L,血红蛋白 124 g/L,CRP、PCT无明显异常。
入院后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最终诊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据报道病死率达30%,重症的死亡率甚至高达到55%。
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发病2~3天即出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呼吸衰竭、皮肤瘀斑、颅内出血及胃肠道出血、继发真菌及细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 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该病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报道,死亡病人执行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该病常通过长角血蜱叮咬的方式传播。
每年的4~5月为该病的高发季节。河南省,山东省,安徽,湖北等地区相对常见。
图源:百度百科
▍临床表现:
潜伏期: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为1~2周。
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出现精神症状,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肢体抖动、腹泻等。
体征: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 ×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核酸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一般发病2周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检测到病毒核酸,开始发热后7~10天血内病毒载量最高。高病毒载量(>10^5 copies/mL)是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之一。
2.病毒分离:应用较少,很多医院无病毒分离条件。
(五)血清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容易误诊
▍诊断:
1.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①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最常用);②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l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③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诊断难点:
1.病因不易查清:长角血蜱在吸血过程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肌肉麻痹,叮咬时宿主一般没有痛痒感觉,很难察觉,以至于大多数的病人否认蜱虫叮咬或不能回忆起确切的蜱虫叮咬史,从而提供不了接触史。所以接诊时注意排查户外活动者、兽医、屠宰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等潜在的高危人群。
2.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被分诊于血液病相关专业,因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及受限于专科思维,常导致延误诊断。
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患者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肢体抖动及相对缓脉有诊断提示意义。
▍鉴别诊断:
▍治疗:转感染科或传染病医院专科治疗。
(可试用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危重患者,建议及早给予免疫球蛋白,总量1~2g/kg,分2~3日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提示:
当出现发热伴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时,应及时送检新型布尼亚病毒。
《传染病学(第9版)》提示应与钩端螺旋体病、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相鉴别,实际临床提示淋巴瘤、重症肺炎、噬血细胞综合征常误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
心肌损害可能与病情呈正相关,患者心肌损害存在普遍性。
患者肢体抖动、缓脉、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诊断提示意义。
相关研究提示当患者早期出现神志改变、肌升高>5ULN,血小板<50×109/L,SFTSV 核酸定量>10^5 copies/mL时,需警惕向重症进展的风险。
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
▍清除皮肤上的蜱虫:
不能硬拔!
蜱虫的口器上存在倒刺,在对蜱虫进行处理时,生拉硬拽无法完整地拔出蜱虫的口器,残留皮肤内的口器容易造成感染。
蜱虫唾液、体液及已经吸取的血液中含有一些致病微生物,为防止蜱虫将唾液、体液及吸食的血液的倒流至人体内,应避免挤压、拍打、捏爆、火烫(还容易误伤皮肤)蜱虫。
▍建议正确步骤:
使用尖头镊子夹住其头部,不要摇晃或扭拽,直接取出蜱虫即可。
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处理。
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头痛等临床症状需立即就医。
如果该患儿无明确的蜱虫叮咬史,也排除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如何诊断?
作者在这里整理出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点开查看大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5):19-20.
[2]杨振东,秦书理,袁春, 等.儿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4):238-240. DOI: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5.04.012.
[3]王贵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C].//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112-115.
[4]叶翩,杨东亮,童巧霞, 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8,45(1):42-44. DOI:10.3760/cma.j.issn.1673-4149.2018.01.010.
[5]林绿华,张照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指标分析[J].医学信息,2021,34(07):167-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