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山西省医保局等7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在规定的5年过渡期内,通过优化调整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
首先,《实施方案》对脱贫攻坚期山西省阶段性医疗保障帮扶政策进行了优化完善。
一是优化了资助参保政策。
稳定脱贫人口不再享受资助参保政策;易返贫致贫人口、返贫致贫人口、低保对象实行分类定额资助;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资助参保所需资金由医疗救助基金负担。
二是公平普惠地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自2022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保目录内费用“136自付封顶”,执行各统筹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三是完善了大病保险倾斜支付政策。
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自2022年1月1日起取消封顶线。
四是夯实了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政策。
执行全省统一的医疗救助待遇政策。特困人员目录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由医疗救助给予保障;返贫致贫人口目录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按70%的比例救助,省内住院单次目录内费用综合支付比例达不到90%的,救助到90%;低保对象目录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按70%比例的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额6万元。
五是完善了门诊医疗保障政策。
加大门诊医疗救助力度,门诊和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额。纳入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药保障范围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门诊政策范围内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医疗救助。
六是调整了攻坚期内的补充医疗保险政策。
自2022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继续执行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控费比例的规定,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在省内一类、省市级二类、县级二类及三类收费标准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目录外费用分别不得超过总费用的30%、20%、15%,凡超过控制比例的费用均由医疗机构承担。过渡期内,返贫致贫人口省内住院目录外控制比例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医疗救助基金按85%的比例救助。
其次,《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提出了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治理过度保障政策的要求;建立了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健全了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了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合力降低看病就医成本、引导实施合理诊疗促进有序就医三方面的配套措施和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同、加强运行监测三方面的工作要求,推动《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参考资料:
[1]山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11-01.
http://ybj.shanxi.gov.cn/xxfb/xxgkml/202111/t20211101_2935008.html
[2]山西省医疗保障局.我省出台实施方案 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http://ybj.shanxi.gov.cn/xxfb/fdzdgknr/gzdt/202111/t20211101_2935018.htm
关于渔歌
渔歌医疗为合作医疗机构搭建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渔歌医疗秉承“携手体制内医疗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强基层保证分级诊疗扎实落地”理念,深入下沉基层,“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 进行医疗信息化布局。
渔歌医疗多年来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通过和政府、卫健委、医保、各级医疗机构合作,致力于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分级诊疗”、“互联网+医联体/医共体”、“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抗新冠肺炎-智能疾控”等模式建立。
截至2020年,渔歌医疗已在全国辽宁、河南、吉林、黑龙江、四川、山东、云南、贵州、河北、北京、内蒙古、湖北12省104区县落地。服务各级卫健委90余家,医联体/医共体200余家,覆盖基层人口8800万。
联系我们:
渔歌大连:400-033-0187
渔歌成都:400-665-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