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节目《朗读者》,请来了一位和时间赛跑的人——肺移植专家陈静瑜。


从开始学医,到如今成为肺移植领域的权威,40多年陈静瑜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他见证了无数险些黯淡的生命之光重获生机,也见证了43年里中国肺移植存活率从0%提升到90%的奇迹。


和时间赛跑的陈静瑜:

他以生命为赌注,为新冠患者做手术

看似简单朴素的陈静瑜早已名声在外。早在《人间世》等医疗纪录片中,大众就知道了陈静瑜:


他的微博是大众了解肺移植领域的科普阵地,也是患者家属寻求救治的通道;被姐夫投毒百草枯的河北女孩萌萌,也在陈静瑜的操刀下,完成双肺移植手术。


有了“网红”知名度的陈静瑜,却并没有成为“网红”,他的微博依旧被器官移植科普填满,他的工作日程依然塞满连轴转的手术;


录制《朗读者》的前一天,陈静瑜还在武汉做移植手术,为确保术后患者的稳定,陈静瑜牺牲了自己的时间,使得他录制前的准备和化妆,只能在车上完成。


争分夺秒的生活,对陈静瑜一点都不陌生,2020年2月下旬,新冠疫情最紧张时刻,江苏防控指挥部的一个电话,找到了陈静瑜:一名晚期纤维化的新冠患者,需要进行肺移植手术。


时间已是刻不容缓。但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让所有人都犯了难。生与死的考验并未纠结太久,陈静瑜和团队决定手术,给患者生的希望。


手术前,严密的防护服配合3级防护,让医护人员免于被感染,却也让手术的难度陡增:防护送风让高难度手术中的交流成了难题,多层手套也让陈静瑜精准的触觉不再敏锐,陈静瑜回忆说,当时他的把握不到三成,难度远超以往任何一台手术,但他还是选择坚持。


2020年4月,陈静瑜又带队前往还未解封的武汉,为新冠重症患者完成肺移植。


在陈静瑜的带动下,中国完成了六例新冠患者肺移植手术,全球首例新冠患者肺移植手术在中国的成功,也给了全世界新冠患者生的希望。


欧洲第一例新冠患者肺移植手术准备时,医生们第一时间求教的,是陈静瑜。


如今,新冠患者晚期肺移植手术,已经在全世界新冠救治中使用,陈静瑜曾经的勇敢,为全世界的患者,延续了生的希望。


远渡重洋进修的他

只为让中国人能有肺移植的机会

从踏入医学领域的那一刻,医者仁心,成为陈静瑜的最好注解。


陈静瑜出生的1963年,美国的哈迪医生主刀全球首例肺移植手术。陈静瑜常说,自己和“肺移植”是命中注定。


1985年,大学毕业的陈静瑜就从事胸科工作,他也因此接触到了很多肺癌病人。肺癌手术上得心应手的他,面对呼吸衰竭病人在痛苦中逝去的模样,却始终无能为力。


2000年,陈静瑜得到了在北大人民医院进修的机会。陈静瑜回忆说,看着完成全球首例成功肺移植的专家库珀的演讲,他心中萌生出国学习肺移植的想法。


陈静瑜很快联系上了多伦多总院的权威教授Shaf·Keshavjee,但只是二级医院一个普通医生的他,没有合适的推荐人,很长一段时间里,陈静瑜只以邮件和Shaf进行医学探讨。


半年后,陈静瑜的诚意和好学打动了Shaf,他被邀请去多伦多学习。陈静瑜选择住到医院里,他想抓紧每一秒去学习。查房、问诊、观摩……六点起床、午夜结束。


多伦多的半年里,白求恩雕像下的纪念照,是陈静瑜的唯一留念。


Shaf教授心疼陈静瑜,希望他能在圣诞节放松,但在得知当天有肺移植手术后,没有被通知的陈静瑜还和Shaf教授抱怨过。


“我是去学习的,真的顾不上那么多。”


早在出国前,陈静瑜就对国内移植手术失败案例进行了反复剖析,这份经验,也让他在多伦多学习时吸收到很多手术台以外的知识。


陈静瑜介绍说,中国医生不差技术,差的是整个手术系统。


很多手术以外系统配备的不足,让中国的肺移植手术系统始终裹足不前。


如获至宝的陈静瑜在多伦多把呼吸科、麻醉、ICU、病理科的内容全部都吸收下来,他提前拍下照片,对照书本和论文,一点点琢磨。


这些精髓被他带回国。


从零起步的中国肺移植

因为他跻身世界前列

回到无锡,陈静瑜开始组建团队,核心团队成员技术过硬,但对肺移植手术系统没有了解,陈静瑜只能手把手把自己学到的教给各个成员,带着他们手把手在猪身上做实验找感觉。


2002年9月28日,是陈静瑜的第一例肺移植手术。紧张的陈静瑜待在医院六天没走动,等到术后病人稳定才回去。


陈静瑜坦承,当时病人家属始终不同意手术,但病人的坚持,给了陈静瑜信心。手术过程坎坷,但结果顺利。曾经呼吸困难的病人,顺利恢复,生命被陈静瑜延长了10多年。在因为脑溢血去世前,他还参加了三届器官移植运动会,扔铅球跑百米。


但第一次的成功,并没让肺移植之路好走多少,国外肺移植不接受65岁以上病人,但早期陈静瑜的病人很多都是七八十岁,不少重症病人,将陈静瑜的肺移植看作最后的稻草。


早期陈静瑜肺移植手术,依然能保持五六成的成功率,但看到患者因为自己术后死亡,陈静瑜的内心很痛苦,但他还是选择坚持。

回想起当时,陈静瑜说自己的较真顶住了这口气。


“一开始我去学习,是一腔热血。但这一步,靠的是初心。”


咬咬牙就过去了,也成了团队士气低落时,陈静瑜说的最多的话。


慢慢地,手术越做越多,陈静瑜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截至2021年4月,陈静瑜团队在20年内累计完成肺移植手术1100余例,年手术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


创下多项世界、亚洲、全国的纪录:


首例2岁幼童双肺移植;


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


全球首例高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双肺移植手术;


全球首位劈裂式异位双肺叶移植;


尘肺病患者移植的成功率维持在90%以上;


全国每年肺移植手术,也增加到500例左右。

43年的时间,中国肺移植,从零起步,到如今位列世界前列。


但陈静瑜想的,远不止这些。在多伦多学习时,他就想着,未来让国外也来学习中国。


根据自己多年经验,陈静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诸多权威报告,为全世界疑难肺移植患者手术提供参考;抗疫期间为新冠患者主刀的肺移植手术,也成为全球抢救新冠重症患者的重要参考。


繁忙手术之余,陈静瑜会花很多时间在带学生、向同行传授经验上,他说,医学是没有国界的,他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在全国造福更多的病人。


不忘初心坚持始终

他促成器官绿色通道播撒爱和希望

但一年500例肺移植手术,对陈静瑜而言远远不够。


他在《朗读者》算了一笔账,美国一年要做2000到2500例肺移植手术,按照人口比例,中国一年至少要做一万例。


很多病人因为不了解、缺钱、缺供体,没等到手术机会,就遗憾离开。


自认内敛的他入驻微博,要求自己每日至少一条肺移植科普;曝光机会也不再推脱,抓住机会就推广肺移植。


但他觉得,还不够。


2015年3月,陈静瑜写下开辟人体捐献器官运转绿色通道的人大提案。

2015年10月,他的一条求助微博,引发了微博和媒体的巨大关注。国家的高度重视,也让国家公安部、交通部、民航总局、铁道、卫计委、红会六个部委办联合以文件的形式,规范了中国的器官捐赠爱心转运。

2016年5月,绿色通道正式施行。


开展三年,绿色通道让器官平均转运时间缩短1到1.5小时,器官共享率总体上升7.3%,器官利用率提升6.7%。数以千计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机会。


如今,器官移植的绿色通关机制也将逐步成型,港澳的大湾区的患者也将从绿色通道中获益。


陈静瑜介绍说,除了肺,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都在使用绿色通道,不只是共享效率提高,冷却时间的缩短也让供体质量提升,转运成本大大降低。


陈静瑜介绍,绿色通道开启前,一次器官转运私人包机成本在25万到30万元,如今绿色通道将成本压到1万多,承受得起器官移植的病患因此大大增加。


各种事情,让陈静瑜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却乐此不疲。


他说,只要有爱心供体,天南海北飞机联程他都愿意去做手术。“我没办法见死不救。有这个技术,我就想救人。”


一年平均一百五六十次飞行,陈静瑜留给家人的时间很少。他回忆说,女儿出生时他就在手术室里,成长过程里自己也很少陪伴,年迈的父母,平时只能靠信息和自己沟通。


思儿心切的妈妈想见陈静瑜时,也只能在医院。“我每周一看门诊,她想我时就来挂我的门诊,说是看病,其实是为了见我。”


即便如此,陈静瑜还在想着怎么为病人付出更多。在《朗读者》上,陈静瑜透露他在思考让肺移植进入医保。“我觉得我赶上了好时候。作为人大代表,我提的一些建议,都被国家采用了。”


不知疲倦想要付出的陈静瑜,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白求恩。陈静瑜也说,自己的偶像正是白求恩。《纪念白求恩》让自己知道白求恩,但胸外科领域的钻研,让自己更崇敬白求恩。


白求恩在手术台上和时间对抗,陈静瑜也是如此,他甚至将自己和时间的博弈扩展到了方方面面,只为让病人有多一些的生存空间。尽管他说,他变了很多,但他执着不放弃的精神,那份仁爱之心,一如往昔,未曾改变。


在中国,千千万万这样的仁医,成了我们生命之舟的护航天使。


每一次和时间的赛跑,背后的艰苦付出,经年累月。


但他们却从未放弃,坚定地走向每一个跑道。


来源:央视网

https://mp.weixin.qq.com/s/65N2qqJzJ-Jr8SlwWCC5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