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都会令过敏星人抓狂,据某外卖平台统计,2022年春季较去年同期通过网络下单过敏药的用户增长超500%。
过敏原因
外因:长期佩戴口罩、长期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习惯,会使呼吸道习惯于“过于干净的”环境,导致呼吸道脆弱,敏感性几率增加。
内因:长期加班、熬夜会影响个人体质,最终改变内分泌、激素水平,让个体更容易过敏。
正确选用过敏药减少副作用
喷嚏、鼻涕、眼睛痒……过敏症状虽然让人困扰,但抗过敏药带来的嗜睡更让人纠结。其实,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就能减少这类副作用。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以抗组胺药物为主,根据药物的作用强度、不良反应及发生率的不同,又可分为三代。
1.第一代抗组胺药物
代表药物: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等。
特点:抗过敏作用效果明显,价格便宜,不少药物至今依然常用,如扑尔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引起嗜睡现象。
2.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代表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非那定、依巴斯汀等。
特点:镇静(嗜睡)副作用比一代小,抗过敏作用更加广泛,价格适中;可能引起心脏副作用,对于鼻塞的效果较差。
3.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代表药物: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
特点:抗过敏作用强;起效更加迅速,药效持续时间长;副作用更少,几乎无心脏毒性;非索非那定不经过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者首选。
常用抗过敏药分析
1.扑尔敏:不适合白天吃
第一代抗组胺药镇静与中枢神经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服用后会出现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服用这类药后应避免驾车、精密仪器操作、高空作业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应慎用。
2.氯雷他定:心脏不好慎用
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犯困的概率大幅降低。但阿斯咪唑、特非那定可能影响心律,特别是与酮康唑及红霉素等合用时要警惕。
3.地氯雷他定:副作用轻不犯困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轻,抗过敏作用更强,但服用时也应注意观察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4.酮替芬:起效较慢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又称肥大细胞稳定剂,主要有酮替芬、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此类药物副作用小但起效慢,一般在连续服药1~2周后起效,故需耐心、规律服药,不可随意间断。
注意: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一般不推荐使用任何口服抗过敏药,6月龄至1岁幼儿必要时可口服西替利嗪,2~6岁可遵医嘱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6岁以上儿童可选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剂型可以选择片剂或滴剂等。
需要长期使用抗过敏药,则不能太专一,建议每个月咨询医生后换一种药,以免耐药。
来源:药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