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0后女博士‘弃医从政’”、“医生成为‘抖音大V’”等话题持续升温,在网友惊呼浪费人才、浪费资源的大环境下,与之相对的是前不久高考临床医学又重新回归高考热门专业Top5。
从2022年《百度热搜高考大数据》统计情况看,2021-2022年临床医学又重新回归高考热门专业Top5。
(图片来源:百度APP)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医疗机构人才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医疗圈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如何打破“围城”,让行业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No.1
高考医学热或是年轻人求稳趋势的体现
艰难的就业形势,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份体制内、稳定、体面、有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而相较于日益“内卷”的考公、考编,学医似乎成了一条“新捷径”。
医生作为人们生老病死过程中的“救命稻草”,被人赋予神圣的意义,而近两年由于疫情原因,社会经济受到影响,企业裁员、倒闭、行业发展停滞不前等问题时有发生。
而医生相较于公务员,优势也很明显,医生会接触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形成广泛的人脉,拥有这种社会资本会带来很多便利。
医疗体系很大程度上可以兼具体制内与市场的好处,而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环境下,高考医学热升温,也是年轻人求稳趋势的一种体现。
No.2
体制内人才流失,原因也很现实!
“35岁,一切从零开始真的非常让人恐惧。”在社会上,35岁应该已经做到了管理层,生活节奏逐渐稳定下来。
而作为医生,35岁或许代表着你的学业生涯刚刚告一段落,正式投入工作中,这样的从零开始,对于30多岁的人来说,需要巨大的勇气。
除了年龄方面的顾虑,相较于医生身份带来的职业“光环”,高负荷的工作、日渐尖锐的医患矛盾、部分科室医生的待遇落实等问题才是真正“劝退”人才的那座高山。业内人士指出,要想打破医疗体系的围城,需从体制内进行变革和优化。
No.3
破局!让医疗回归本真
从高考医学热持续升温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医学行业的期待值随着疫情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逐年走高,如何让优质人才从流向医学行业到扎根医学行业,进而成就医疗行业进一步发展,综合业界观点,我们不难发现,针对如何应对医疗体系人才流失问题,行动比讨论更具意义,打破围城迫在眉睫。
1
重塑医护人员职业使命感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医护人员和医疗工作回归本真,医护人员专注于职业使命与价值体现,医疗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巨大进步的机会,而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反哺医护人员个人职业发展,从而形成体制内、行业性的良性循环。
2
改善医疗资源不平衡现状
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一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前者矛盾点在于服务技术大,医疗能力无法适配大体量服务对象的需求,后者矛盾点则是医疗资源布局不平衡,优质资源过于集中,医疗资源下沉不到位,导致患者集中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的执业局面。
据此,各级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对于进一步减轻一线城市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3
为医护人员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环境
不能否认的是,医学因其自身的学科特质,拥有人才培养周期长,人才培养成本高等特点,要想要打破“35岁从零开始”这一桎梏,就要从就业、个人职业规划、行业环境等方面营造一个让医护人员放心深造的气氛,缓解精尖医学人才年龄焦虑和压力,进而留住人才在体系内。
4
落实工酬适配机制
医疗行业应给予医护人员与之匹配的待遇,只有让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国家及各地方政府近年来也在稳步推进相关利好政策,然而,政策的发布不代表问题就被解决,要从各个环节落实政策,并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利好政策真正送到医护人员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