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参考】

1、北京儿童医院发布首个儿科大模型,AI医生将在社区“上岗”

北京儿童医院20日发布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孙乐琪 

2、女子疑因被拔错牙坠楼身亡,涉事医生已停诊

近日,34岁女子疑因被拔错牙后坠楼身亡,引发关注。3月19日,当事人家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月12日,吴女士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拔智齿,被拔错了一颗原生牙齿,随后医生又把拔下的这颗牙硬塞了回去,“医生用铁丝把几颗牙捆住串起来,这一个半小时没有打麻药,我妹妹硬扛下来的”,导致其牙齿损坏,面部肿胀,晚上疼得睡不着。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3、印度开设国内首个“冷冻动物园”,保存濒危动物基因样本

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麓,一座特殊的“生命银行”正在悄然运转。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动物园日前开设该国首个“冷冻动物园”,通过保存小熊猫、雪豹等濒危动物的基因样本,以保障这些物种的未来存续。来源:环球网 

4、教育部新增多所医学院,助力解决医学人才短缺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根据教育部网站1月、2月发布新增学院的情况,今年以来已至少新增四所医学院校。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孔天骄 

5、英媒:“最丑动物”水滴鱼获评新西兰“2025年最佳鱼类”

曾被评为“全球最丑动物”的水滴鱼(如图),近日以1286票高票当选新西兰“2025年最佳鱼类”。据英国《卫报》18日报道,这一由新西兰某信托基金发起的年度评选活动,以破纪录的5583张选票获得广泛关注。来源:环球网 




渔歌医疗参考】

1、BCMA/CD19 CAR-T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一项1期队列研究(NCT04935580)的初步研究结果,双靶向BCMA/CD19 CAR-T细胞疗法GC012F用于一线高危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可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高缓解率和早期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来源:医脉通


2、疾病控制率高达90%,小细胞肺癌新药I-DXd(DS-7300)2期临床结果令人鼓舞

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一项2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前沿药Ifinatamab Deruxtecan(简称I-DXd,研发代号DS-7300),对接受过多次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展示出非常积极的疗效。I-DXd是由日本跨国药企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开发的一款靶向B7-H3的ADC药物。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B7-H3,提示B7-H3可能参与小细胞肺癌免疫逃逸机制,是小细胞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12 mg/kg剂量组的疾病控制率达到了90%,这在复发性、转移性小细胞肺癌中,相当令人鼓舞。”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胸内科肿瘤学家兼副主任Charles M. Rudin博士在口头报告结果时表示。来源:渔歌医疗 




【国际医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