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是离家在外人一年中最大的幸事。可今年对于老曾回家就显得难上加难了,老曾今年54岁,说老有些牵强,但也不算年轻了。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139
  •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139
  • 对于传染病不是等发生了再去治,而是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包括行政部门,普通民众,医务人员,要做到在发生之前的防。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120
  • 人格的丰满,比技巧、智商、机缘更重要。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114
  • 急诊科除了日常行使急危重症抢救中心的职责外,在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的流行,都不能独善其身。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107
  • 今天陈玉芬终于可以出院了,一个月来病情的反反复复,总算尘埃落定了。一早查房见到陈玉芬,她兴冲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可以自己解小便了。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96
  • 最近受健康界传媒邀约,就如何当医生、叙事医学和马拉松运动谈一下我的看法。当然采访记者之前也看过我写的一些文章,想必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我熟悉的话题提出来的,下面我就这5个问题尝试回答一下。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95
  • 新冠肺炎的主战场最初是在中国,现在已在全球暴发。看似一个病毒引发的肺炎,短短两个月已把全世界搞得人仰马翻。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61
  • 护士们每天忙忙碌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在演奏着一曲急诊科的交响曲。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52
  • 来到波士顿才对美国历史的脉络渐渐清晰,以前很多模糊的历史故事和电影情节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答案。美国曾经也是备受英国人剥削和压迫的国...
    随笔
    张起东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6049
  • 临床工作一路走来,如履薄冰,经过了放射科,路过了呼吸科,最后定居在急诊科,其中不管在哪个科室都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碰到了许多沟沟坎坎,面临了困惑一辈子的生生死死。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47
  • 不管是经常见的熟人,还是碰面不多的朋友,大家在聊到我时都会对我坚持跑步这件事给予肯定。并且常常会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坚持?难道不累吗?难道有时间吗?难道是上瘾了吗?难道不跑就难受吗?难道……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34
  • 没有健康就如同一棵没有根基的大树,就是一座没有地基的大厦,一切皆是摆设。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30
  • 写他不是为了展示我们的能力,对于疾病谁都没有绝对的胜算,张孝骞说:医生在疾病面前永远是如履破冰。他63岁,和我是同一年代的人,有过风华正茂,也经历过情感的坎坷;吃过苦,也享过福。但不管怎样,63岁还不是人老珠黄的年纪,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时期,更不是需要被80几岁老母照顾的阶段。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16
  • 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12
  • 柳絮,按俺家乡话发音应是柳XUN儿(荀的发音),不是满天飞的毛絮絮,而是刚发出的柳芽儿。也就能吃一个多星期的时光,很快就由芽儿变得柳叶细长如剪刀了。...
    随笔
    何刚渔歌医学国际联盟 主治医师
    6009
  • 急诊医疗和缓和医疗从字面上看,一个急,一个缓,有些自相矛盾。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6004
  • 程序员在我脑子里本没有什么概念,隔行如隔山。那天交班,两个年轻病人的病情引起了我的关注。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5994
  • 我喜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因为受过专门的培训,有章有据有规范,所以做出的事八九不离十,即使错了,也不会是低级错误。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5993
  • 在这种形势下,人的生活方式必须做出改变,不管是主动的需求,还是被动的所迫。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5969